记者 焦国斌
长江、清江横贯东西,武陵山、大巴山余脉盘踞。巴东县以水碧山青、天蓝地净的美态,成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的一抹亮色。
精准发力,唱响清漂“主打歌”
连绵起伏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江水,好一幅高峡平湖的优美画卷。然而,每年汛期或库区蓄水的时候,三峡库岸周边总会聚集大量漂浮物,既影响库区水质,更威胁航道安全。
有一群人,他们每天驾着小船,用竹竿撑着网兜,不分早晚,无论寒暑,在江面上清理漂浮的垃圾。他们就是巴东清漂队,长江上的“美容师”。
清晨,江面平静,队员们来到长江清漂区域,开始了一天的清漂工作。一年当中,他们有一半时间在江上度过,只要江面不起大风,清漂船就准时出航。冬春枯水季节漂浮物少,队员们轮流值班巡库,汛期高峰时段便全员出动,加班加点,为绿水清波保驾护航。
2016年以来,巴东累计出动打捞船只5680船次,参与打捞人员6093人次,共打捞漂浮物6459吨。
思想引领,立起生态文明“风向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好一江碧水,巴东义不容辞。
2018年11月29日,州委书记柯俊到巴东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好长江大保护责任,以第一责任、第一力度、第一作为,坚决守好长江进入湖北的“第一站”,为一江清水东流作出巴东贡献。
如何守护好一江碧水?巴东的答案是:以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绿水”保卫战。
着力提升清漂能力,投资600万元建造两条机动清漂船项目迅速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2019年10月投入使用。
巴东既是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多年来,持续开展“山更青,水更绿,地更净”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让巴东“黄金水道”再现发展动能。
随着巴东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顺利考核验收,6个省级生态乡镇以及92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成功创建,“绿色巴东”正全域发力。
统筹谋划,把好绿色发展“航船舵”
守护一江碧水是巴东县环保局的主要职责。三年来,巴东环保部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三峡水文局和三峡总公司指导下,按照海事部门和清漂合同要求,做到了“漂浮物不聚集、不出界、不碍航、无不良影响现象,保持水面清洁”,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把长江干流巴东段清漂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里。巴东成立了以分管县领导为组长,环保、海事、交通、旅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漂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长江清漂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由环保局牵头成立长江干流巴东清漂工作专班,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12名县级河长,81名乡镇级河长,253名村级河长,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实现了区域内5公里以上河流全覆盖。制订问题清单与整改方案、实施“河长制”、完善水生态环境,从源头减少垃圾直接排入长江。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库岸边坡治理和绿化项目,关停整治非法码头……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措施落地落实。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环保、海事、交通、水利、港监、旅游等部门相互配合,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严格落实质量监督,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清漂工作顺利推进,确保长江干流巴东段的洁净。
围绕“绿”字做文章,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峡江巴东绘就。
来源:云上恩施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