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经济学家:中国2019年增长目标料将被下调并留有回旋余地

2019-03-05 09:20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舒畅和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增速放缓并留一点回旋余地--这可能是在中国政府正试图引导经济挺过贸易战和去杠杆后座力的冲击之际,2019年增长目标将释放出的信号。这个目标将一如既往地成为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焦点;今年的人大会议定于3月5日开始。笔者预计将是一个6-6.5%的目标区间--表明最高领导层接受较2018年增长率6.6%的温和放缓,而非显著下滑。

将目标设为一个区间虽然能留出回旋空间,但本身也存在风险。由于该区间的底部显著低于去年实现的增长率,并且低于6.2%这个对今年增速的普遍预期,市场可能会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看跌期权”(China put)的价值,并计入放缓力度大于预期的风险。要防范这种可能性,中国领导层可以在设置一个目标区间的情况下,结合措辞引导预期离开区间底部。

尽管官员们试图弱化年度增长目标的重要性,但市场的关注度依然很高。这是有充分理由的--目标表明官方希望的趋势,然后引申至实现目标所需的政策。笔者认为,政府可能会维持“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即中性--货币政策的组合。虽然高于一切的政策目标一直是而且还将是“稳定”,但这个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目前而言,焦点将倾向于增长稳定,而偏离(中期)金融稳定。

全国人大会议的要点:

增长目标可能被设为6-6.5%区间。由于压倒一切的政策重点是稳增长,因此在带来了巨痛的去杠杆方面的措辞可能会有微妙变化。而实际上,这种政策转变已经在进行之中,因此语言的变化将是赶上形势、而未必预示着新变化。

可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将反映在更广泛的预算赤字目标(或上调至占GDP的2.8%,而高于2018年的2.6%)中。再加上料将增加的专项债发行额度,宽口径预算赤字与GDP之比目标或从2018年的4.1%升至5%。

中国政府可能会继续用“稳健”来描述货币政策,但在实施过程可能会偏向于放松。

其他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减税、市场开放和房地产市场政策。


来源: 彭博环球财经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毅伟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