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巴东县审计局紧扣上级审计机关统筹部署,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改革发展呈现新态势、取得新业绩。
一是提升站位呈现新业态。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以“政治理论大学习”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夯实党建基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促使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审计工作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担当有为的审计工作新业态。
二是提升质效取得新业绩。以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发展为工作主线,站位大局谋划审计,围绕中心实施审计,旗帜鲜明支持发展,加大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投资项目、重大民生资金审计力度,有效助力“三大攻坚战”,做到了审计监督重点突出,目标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延伸调查乡镇、村、农户达到省定覆盖50%的目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覆盖面达到57%。全年完成审计项目16项,审计查出问题金额86733万元,其中:管理不规范金额68449万元,违规金额18284万元,核减财政投资1100万元,审计追回财政资金110万元,补缴税款40万元,促进财政加快拨付使用资金4000万元;提出审计建议55条,促进部门建章立制15项;提交审计信息(调研文章)90余篇,省级以上媒体采用74篇。
三是提升成果实现新突破。主动适应上下一体化工作布局,准确把握上级审计机关工作部署要求,坚持计划、质量、成果导向,在科技强审、审计质量、信息宣传、审计全覆盖上实现新突破。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审计工作的频次,主要领导签批审计要情和专报的数量,压实审计整改落实的举措,以及审计建议促进建章立制的深度前所未有;反映扶贫审计一线微视频“峡江审计姐妹花”在审计署新时代审计人评比中获优秀奖。全年提交审计工作要情和审计专报27份,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逐一批示转办落实;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学习组4次传达学习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内部审计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和研究安排有关审计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专题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相关问题,县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审计有关情况,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把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纳入重点工作进行调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审计问题整改督办,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审计工作获得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四是提升担当激发新活力。坚持把服务改革发展作为检验审计工作的首要标准,主动融入中心大局,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强化担当,用创新理念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推行班子分工AB工作机制,实行“五个一”联系乡镇、部门、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指导,促进各乡镇、财政、扶贫以及“五个一批”等相关部门在扶贫政策执行、扶贫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上的规范化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政策、重大决策上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配合县人大开展国有企业专项调查,与县人大、县政府共同对2019年度财政预算编制草案进行审查;统筹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加强扶贫项目造价监控,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绩效;认真贯彻落实省厅《指导意见》和配套办法,聚焦《指导意见》提出的20条情形,一事一提请,一事一评判,坚持一把尺子量分寸、三个区分容缺错、五级审核把关口,客观审慎评判、定性和处理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发展,激励干事创业。全年共对扶贫审计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6个事项进行审慎评判,其做法得到省厅高度肯定。
五是提升效能展现新气象。从严抓班子、建队伍,以“四重四治四解”为载体,持续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展现出敢担当、善作为、转作风、抓落实的新活力。从严治审、依法执审、开门评审,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自身建设全面过硬。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人大代表民主测评满意率为92.7%、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政协委员民主测评满意率为93.6%,均居县直部门前列。
(来源:巴东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