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恩施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
恩施市白果乡油竹坪村集中安置点
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周嘉利)1月18日,记者在2019年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了解到,2019年,是恩施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结总账之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照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一号令要求,强化“六基”重点,狠抓“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确保全市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特制定如下作战方案。
一、坚定信念决心,确保脱贫“摘帽”交硬账
1、目标任务
“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和“一高于一接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任务目标。
2、总体目标
确保全市减贫任务全面完成,“三率一度”全面达标,整市“摘帽”目标全面实现。
二、持续推进“八个到村到户”,突出“六基”重要作用
1、八个到村到户
“八个到村到户”是立足恩施实际,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重大决策的具体举措,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重点解决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系列具体问题,切实发挥好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资料六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2、六基
突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
突出“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突出“基础产业”带动作用
突出“基层治理”提升作用
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作用
突出“基础资料”佐证作用
三、实现“六个清零”,做到“六个全覆盖”
1、六个清零
安全饮水问题“清零”
即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评价标准,全面解决全市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危房改造任务“清零”
即除“七类对象”以外农户均住上安全住房。
涉贫信访问题“清零”
即农户反映与精准扶贫相关的信访问题全部处理到位。
补短板项目建设“清零”
即按照脱贫标准和各村实际,全面完成已纳入脱贫攻坚计划的补短板项目建设。
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
即所有贫困村达到有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求。
各类问题整改“清零”
即各类巡视巡察、考核评估、审计监督、暗访检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2、六个全覆盖
产业就业“全覆盖”
即全面消除产业“空白村”“空白户”,着力解决产业薄弱村问题,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参与产业发展或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惠民政策“全覆盖”
即精准落实所有贫困人口应当享受的惠民政策,保证到户到人无错漏。
走访贫困“全覆盖”
开展市、乡、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行动,实现行政村、贫困户“全覆盖”,并形成详实的工作台账。
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即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市每个村、每一户(常年居住在村)“全覆盖”。
乡风文明引领“全覆盖”
即以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扶志、扶智。
基层党建提升“全覆盖”。
即实施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的基层党建提升工程,实现村级党组织“全覆盖”。
四、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八项机制
1、完善攻坚责任机制
压紧压实“六方”责任,进一步强化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和乡、村两级的主体责任。
2、完善决策调度机制
继续实行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半月一调度,各乡镇办(处)前线指挥部一周一调度,村“尖刀班”每周碰头、学习两次,保证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各项工作任务按月按天结账到人。
3、完善驻村扶贫工作机制
继续坚持和深化村“尖刀班”的工作职能,进一步统筹整合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尖刀班”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干部组成。
4、完善驻村干部选派机制
脱贫攻坚期内各单位驻村工作队不得撤离,帮扶工作不能削弱。
5、完善财力投入机制
结合脱贫标准,对照脱贫攻坚项目库,继续按照“各村补短板工作实际需要多少钱就筹多少钱”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按要求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只增不减。
6、完善大扶贫工作机制
全面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围绕两地政府联合印发的三年行动方案,完成2019年至2020年扶贫协作项目库建设,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进一步提高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带贫减贫实效。
7、完善脱贫质量回溯机制
距离全市脱贫“摘帽”验收已不足一年时间,全市上下要保持定力、持续用力。
8、完善考核监督检查机制
按照统筹规范监督检查考核工作的要求,改进扶贫工作考核方式。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