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主任,宋组长这两天住院了,今天要给县公管办负责人反馈,请你也参加一下。”去年12月20日,巴东县委巡察组对县公管办巡察反馈前,巡察组专职副组长庙组长邀请我参加。
巡察办按惯例不需参加对被巡察单位负责人的反馈,但想到组长没法参加,我决定去了解一下情况,现场观摩巡察工作实效也有好处。
进了县公管办邓主任的办公室,刚一落座,庙组长就进入正题。“本次政治巡察,我们发现了你单位不少的问题……”庙组长理论知识过硬,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我一边认真听着一边暗自思忖着。
我们过去组织业务培训,经常强调巡察工作要学会说巡言巡语,讲究巡察的政治性、严肃性,巡察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是否真的做到了?今天到场亲耳聆听,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领导班子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没有压实,特别是作为负责人的你啊。”紧接着,庙组长直指产生问题的根源,虽是严冬时节,邓主任的脸不自觉地变红,汗也止不住地往外冒,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将巡察反馈的问题整改到位。
反馈结束后,庙组长告诉我,他与邓主任很熟,原来两人的办公室也是楼上楼下,但在巡察工作中,必须坚持原则,否则巡察效果会大打折扣,成为摆设,所以自己的压力不小。
虽是闲谈,但这一番话让我对其肃然起敬。巡察工作不易,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更不易。大家都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早不见面晚见面,彼此亲戚朋友多,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事实证明,我们这次反馈是很成功的,县公管办在巡察反馈后,积极落实主体责任,针对反馈问题整改到人到事到机制,全面堵住了问题漏洞,提振了单位政治意识和党员干部履职意识。
其实,我们的巡察工作不仅需要素质过硬的干部,更要依靠严格的制度约束,在具体工作中建立了许多制度和机制,让巡察工作充分体现政治性、严肃性和实效性。比如,严格落实回避制度,实行任职、公务、地域回避;开展巡察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同一名干部在同一个巡察岗位的时间不能过长;探索实行交叉巡察、提级巡察等方式,从而避免熟人社会给巡察工作带来的困扰,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把被巡察单位自身难以发现的问题找出来,倒逼他们将虽然知道但不想整改的问题摆出来,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督促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县委巡察工作的效果,从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巴东县委巡察办主任 贾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