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国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是我州脱贫攻坚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扶贫领域失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去年以来,州扶贫办、州纪委持续开展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行为。对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严肃追究责任。
常态化暗查暗访扶贫脱贫失信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绝大多数贫困户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争取早日脱贫。但仍有极少数老百姓虚报、瞒报家庭情况争当贫困户。
“他们还真是厉害,事情都查得清清楚楚了。”“确实,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不然迟早会被揪出来。”2018年2月,在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某村里的一场信访举报反馈会上,村民们在议论一件自己有房又享受易迁安置房的匿名举报件调查情况。该村村民吴某在某集镇购买有18万元的房屋却又在村里享受易迁安置房。后经查实,吴某的贫困户资格被取消。
2018年2月4日,宣恩县李家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明关祝在板栗园易迁安置点48户贫困户未全部入住的情况下,向州领导谎称已全部入住。2018年2月8日,明关祝被责令书面检查。
利川市柏杨坝镇大水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登军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弄虚作假、不正确履职。2016年,谭登军伪造会议记录,将未经会议研究的贫困户李某某一家5口纳为易迁对象,在向镇易迁办递交申报材料时,故意隐瞒李某某在村内有其他房屋的情况,导致李某某被确定为易迁对象并享受125平方米分散安置房。2018年4月,谭登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恩施市崔家坝镇南里渡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名献优亲厚友。2014年,李名献违规将亲属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享受危改政策,2017年精准扶贫百日攻坚、大数据核查整改过程中,仍未剔除。2017年12月,李名献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
昨日,恩施晚报记者从州纪委网站上看到,2018年2月12日至11月7日,州纪委通报了30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加强宣传教育,严肃追究责任
“今天的宣讲内容很丰富,我们跟娃娃们都得到了教育,办得好!”2018年10月18日,建始县车营村新村委会大楼广场上人头涌动,一场精彩的宣讲会在阵阵掌声中进行。
在第5个“全国扶贫日”,州税务局精心组织精准扶贫宣讲会,为乡风文明树正气、立正风。
当天,州税务局还邀请省民族歌舞团为车营村村民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获得感。
为激发村民的脱贫热情,州税务局2018年首次在贫困村开展了“致富能人”“孝心模范”“教育明星”等“五星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50户“五星家庭”进行表彰,并按每户200元的标准出资鼓励,为村民脱贫致富树立典型。
2018年8月31日,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恩施州2018年“脱贫攻坚榜样”评选活动方案》,脱贫致富榜样、驻村帮扶榜样、社会帮扶榜样、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榜样、定点帮扶榜样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被选树,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把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精神支撑立起来、信心树起来,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浓厚氛围。
2018年,是全国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是我州脱贫攻坚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州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表明,我州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中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工作不实,把关不严,履职不力。全州各级党员干部要从上述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
思想之弦要紧而又紧。全州各地各单位不折不扣、公平公正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坚决防止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违纪行为发生。
工作作风要实而又实。全州各地各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和作风建设,严肃执行扶贫领域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防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防止和克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表格脱贫等问题。广大扶贫干部要严守纪律规矩,坚持一线工作,沉下身子,真干事干实事,为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监督检查要严而又严。全州各地各单位党委把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动落实。要坚持务实重行,对精准扶贫考核指标进行全面清理和优化,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决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瞪眼黑脸,全程参与,全程监督,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追责问责。
来源:恩施晚报 全媒体记者 杜瑞芳
链接:http://www.enshi.cn/2019/0110/693074.shtml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