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
砥砺奋进
巴东
饱受交通闭塞之苦的状况已成历史
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正确立
从过去的闭塞之所
逐步演变成为通衢之域、产业承接之地
2009年12月,沪渝G50巴东段全线贯通,结束了该县没高速公路的历史。
2010年12月,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圆了该县50万人民的“百年火车梦”。
美轮美奂—沪渝高速公路四渡河大桥
一路通,百业兴
随着沪渝高速、宜万铁路开通
位于野三关镇的巴东经济开发区
入驻园区的企业达60余家
交通便利促进了
铁厂荒森林花海等旅游景区的发展
高铁进深山
交通“大骨架”的崛起,为巴东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8月,该县出台《关于巴东县打赢交通阵地仗暨建成三峡库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实施方案》,谋划交通重点项目近200亿元,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东进西出,南联北承,服务武陵山片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格局。
幸福路进山来—宜巴高速
截至目前,该县境内高速公路2条70.28公里、铁路2条67.948公里、国道3条285.385公里、省道6条244.458公里,全县通航里程184.5公里,现有公路渡口2个、公路客运站12个。
2016年,该县明确提出以巴东县城投公司为交通建设筹融资平台,向国开行贷款9.8亿元,为交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十三五”以来,该县申报交通规划项目47个,入围省级交通“十三五”规划项目库17个,其中部库项目3个,总投资约33亿元。
巴东人不简单,整合力量办大事,巴野路建得很漂亮。
省交通厅副厅长姜友生到巴东调研交通后这样评价。
巴野公路,是该县县城连接野三关绕避1800米高海拔地区的县域骨架公路,也是连接沪蓉和沪渝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和宜万铁路的重要干线。
● 2004年7月,巴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投资1.2亿元,对双神线进行改扩建;
●投资1.2亿元,对大清线进行改扩建;
●投资2600万元,对巴人河谷景区道路进行改扩建;
●投资1300万元,对牛洞坪乡村旅游道路进行改扩建……
2015年,边连坪村被列入整村推进重点村,由该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帮扶,先后投资300万元,改扩建通村公路11.8公里,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
针对全县118个重点贫困村,该县结合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美丽乡村建设,优先安排建设计划,形成了以国省县道为主框架、通乡公路为枢纽、通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完成1588公里,2.1万贫困户、6.7万人受益。
山路十八弯—巴人河生态旅游公路
目前,该县县城开通公交车线路3条,投运出租车195台,322个村均开通客运班车。加强交通与商务、供销、邮政、农业等物流资源融合共享,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县级中心、野三关分拨中心、10个乡镇服务站、100中心服务点。
妈妈回来了!
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公路通达里程720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里程4100公里,整修砂石路面2000公里,实施“455”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63.5公里。该县32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该县成功创建湖北省2017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截至今年4月,已下达农村公路建设计划2300公里,计划投资10亿元,努力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该县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超限超载综合治理、非公路标志标牌专项清理。
截至目前,该县共出动运政执法人员3618人次,检查客运车辆5138台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98台;出动路政执法人员412人次,查处超限运输车辆141台,卸载货物2709吨。
自去年7月起,该县对长江干流巴东段非法码头进行整治,先后依法取缔关闭7座码头、规范提升5座码头。
近5年,该县累计完成小修保养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路基牢固、路面干净、水沟畅通、边坡绿化、安全通行。
全国最美养路工张祚琼(左一)
该县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实行“双验制”质量抽查,质量监督覆盖率100%。
去年,该县交通运输局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来源:恩施晚报 作者:黄华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jwUm7zxtMl9NxxSYY-8Cg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