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贫困残疾群众掉队——杭恩协作“三大举措”开创助残扶贫新模式

2018-12-27 09:04  

38964,这是恩施州建档立卡贫困残疾群众的数量。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如何让这个群体生有所依、干有所助,是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瞄准“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困中之困”,杭州市在对口帮扶恩施州过程中,将助残扶贫作为工作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促进就业,对有康复希望的残障患儿采取免费救治,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实施“关爱计划”,让无数贫困残疾群众重放生命活力、重拾脱贫信心。

就业助残——让残疾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电脑前,十根脚趾熟练地敲击键盘,屏幕中开始播放一段短视频。陈兹方说,这是他自己做的短视频。

今年29岁的陈兹方,是巴东县水布垭镇人,先天无臂。在网络上,他是一家年营业额过百万元的网店老板。

陈兹方所在的巴东县,是湖北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在杭州对口帮扶下,阿里巴巴集团与巴东县签约结对帮扶,利用电子商务帮助困难群众脱贫。陈兹方正是受益于电商扶贫的贫困群众之一。

从练习脚趾头敲键盘,到熟练打字,运用软件处理图像、视频……在扶贫干部和电商从业者的帮助下,陈兹方学会了熟练使用手机、电脑。他从乡亲家收来土特产,试着放到网上卖,没想到这些“山货”销路很好。

2017年,陈兹方的网店实现了近120万元的营业额,纯利润约6万元。他还成立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吸引周边农户加入,带动2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感谢网络,感谢阿里巴巴,让我这个原本没有出路的残疾人,重新有了奋斗的方向。”陈兹方满怀憧憬地说“:下一步,我计划建一个网上可视频直播的基地,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生产什么,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打造真正的绿色无公害品牌。”

在恩施州近4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具备劳动能力。为了激发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杭州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开展种养殖、烹饪、农村实用技术和电商创业培训,全年共培训500余人次。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群众像陈兹方一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明年,杭州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恩施州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互助合作社的建设,同时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努力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群众稳定脱贫。”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康复助残——稚嫩的花儿重新绽放

近日,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耳科护士木子铃发布的一段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

画面中,一个小女孩捂着嘴,咿咿呀呀的韵律从嘴里飞出,她羞怯中带着惊喜,陶醉中洋溢着幸福。

这个小女孩名叫向某妍,今年4岁,来自巴东,曾患有先天性耳聋,并有耳蜗严重畸形。向某妍的爸爸向峰告诉记者,女儿的病确诊后,他曾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植入人工耳蜗的费用最低都要10万元,家里实在无力负担。

今年9月,向某妍的病情终于迎来转机。向峰通过县残联得知,州里有一个名叫“聪慧行动——恩施人工耳蜗植入救助计划”的救助项目,他立即提交了申请。审核很快通过。9月14日,向某妍在民大医院免费接受了杭州医疗专家实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向某妍受惠的“聪慧行动——恩施人工耳蜗植入救助计划”,是杭州对口帮扶恩施的助残项目之一。

截至目前,恩施州共登记有听障儿童500余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让他们重返有声世界的最有效途径。今年初,在杭州帮扶恩施工作队的协调下,杭州市温商慈善基金会与多个单位联合发起的“聪慧行动”公益项目来到恩施,3年内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为100名贫困听障儿童提供免费人工耳蜗移植手术。

为了帮助更多脊柱畸形患者摆脱残疾,萧山区中医院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推出“重塑人生脊梁”爱心助残项目。今年,萧山区中医院院长全仁夫带领专家团队,已经为利川5名先天性、复杂性脊柱畸形残疾人开展了矫形手术并取得成功,投入手术补助资金35万元,为这些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带来了希望。全仁夫院长也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仁心大夫”。今年11月,浙江“向阳花儿童医疗救助基金”正式签约恩施州中心医院和民大医院。该基金已募集善款2600多万元,在全国帮助近500位患儿完成治疗。

助残扶贫,除了医疗费用,相对滞后的医疗水平,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杭州市53家医疗卫生单位与恩施州56家医疗卫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了恩施州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例如,建德市和临安区分别帮助来凤县和鹤峰县建立了胸痛诊疗中心,已成功救治多例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萧山区中医院在利川市中医院成功开展微创腰椎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淳安县人民医院在建始县人民医院首次开展经闪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咸丰县人民医院完成当地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等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的空白;杭州市向恩施州捐赠500万元用于建设区域远程病理中心,开展远程视频交互式会诊;杭州先后派出157人次儿童白血病、消化道肿瘤、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领域的诊疗专家,协助对口帮扶医院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临床带教、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重点专科建设指导等工作……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推动恩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关爱计划——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今年,杭州市明确提出要将恩施州贫困残疾人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帮扶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杭州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残疾人“关爱计划”,杭州市、区两级国企共同发力,全年投入帮扶资金1325万元,提供公益岗位1721个,其中357.8万元用于资助残疾人,每人资助资金800元至3000元不等,帮扶残疾贫困人口2481人,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在携手奔小康的路上彰显了杭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例如,杭州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100万元结对利川10个深度贫困村,萧山区7家国有企业出资80万元结对利川8个深度贫困村,并明确资金主要用于结对贫困村的公益性岗位设立和贫困残疾人补助,利川市18个结对贫困村经过摸底公示,共补助贫困残疾人435人,有效地帮助贫困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

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决不让一个残疾群众掉队。杭州对口帮扶恩施推出的一系列帮扶措施,正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群众重拾信心,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向竹清 通讯员胡建亮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227/690705.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