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来凤台通联 记者 刘阳汇 陈淼) 风风雨雨40年,祖国正在发生巨变,日新月异,气象万千,来凤县的税收也从靠税征员一分一厘征收,发展为一个企业一年就能纳税几千万元,来凤县作为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边陲小镇,正不断地见证着祖国40年的发展历程。
来凤县税务局陈列室里至今还保存着改革开放以来曾经使用过的税务公章,这些公章是四十年税收发展史最好的见证者。曾经使用过它们的人有的已经退休了,有的还在为国家税收辛勤的工作着。
我国税务工作刚刚起步时,税务局还叫财政税务局,1985年以前的税征员通常身兼几职,既是税收的征收员,又是税款的保管员,既是税务资源的发展员,又是财政周转金的发放员,满身都是责任。税征员常常为了几十元钱的税款,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大雪纷飞,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都有他们的身影。那时候,社会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还常常有百姓因为交税的问题与税征员发生冲突。
从取消农业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到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从不断上调个税“起征点”到消费税的不断调整,税收凭借其越来越强的杠杆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攀升,如今,税收也从“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变成信息化管理,“打着算盘计算税款”的时代已经被一台台计算机取而代之,税征员为收税走遍千家万户的时代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1994年,分税制的引入开启国税地税分设的历史,这次改革后,我国工商税制由之前的32个税种合并为18个,税制大大简化,但机构分设带来最突出的问题是纳税人为了履行纳税义务所需要支出的成本。为了减少纳税人的奉行成本、优化征管流程、提高征管效率,今年,国税地税合并,纳税人从“进两家门,办两家事”、变为“进一家门,办所有事”。
税收是国家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四十年来,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飞速发展,四十年的税收发展史,已成为改革开放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