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恩施州举行活动开展防艾宣传

2018-12-03 08:45  

知艾防艾,我们在行动

为提高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认识,加强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促进身心健康,倡导积极向上的文明校园生活。12月1日,今年的“艾滋病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北民族学院举行。

学生代表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该校4名学生颁发了“防艾宣传大使”聘书。宣传大使代表张文合现场宣读《倡议书》,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

大学生在防艾宣传展板上签名。

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州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州卫计委、湖北民族学院、州红十字会、州疾控中心的嘉宾和在校多名学生一起在宣传幕布上签名。

嘉宾为大学生“防艾宣传大使”颁奖。

咨询台前,不少学生在学习防艾知识。

“为什么需要检测”“哪些人需要检测”“什么时候检测”“去哪里检测”和“检测阳性怎么办”,活动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展架、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此次活动,倡导青春生殖健康理念,在中高学校进行健康教育是关键。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号召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现场人员主动接受快速检测。

咨询台现场,工作人员准备了唾液快速检测的试剂。一位同学用检测棒在口腔牙龈处采集唾液后,检测人员用试剂检测,5分钟左右,检测棒上就呈现出一道杠。

“如果是两道杠,就说明初筛HIV抗体阳性,需要做进一步的血液筛查。”现场工作人员解释。

写下想对艾滋病感染者说的话,系在桃树上表达祝福。

湖北民族学院还开展了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大家更好地知艾防艾,广场一旁,不少大学生在卡片上写下对艾滋病患者想说的话,系在桃树上表达关爱。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与“艾”同行,有爱恩施

关于艾滋病,你应该知道这些

今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本届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Knowyourstatus”)。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2570万人,仅2017年就有94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扩散蔓延。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的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人85万例,死亡26.2万例;我州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控任务艰巨。今年,我州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05例,全部为性传播,同性传播占比持续上升。

新增感染者及病人205例,同性传播占比持续上升

今年以来,全州八县市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五扩大、六加强”防控措施,推广医疗机构主动开展咨询检测服务(PITC),期望在2020年可以实现3个90%的防治目标,即90%的感染者知晓自己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

今年我州共开展艾滋病筛查33.1万余人次,其中接待艾滋病自愿咨询人员5390余人次,开展主动监测37506人次,筛查羁押监管场所人员2453人次,免费检测孕产妇30296人次;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干预23053人次,检测4191人次。

截至10月底,今年我州新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05例。性传播比例占100%,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22.93%。在学生中累计发现的感染者病例已达38例,其中68.42%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近5年来,新发现病例中,15-24岁青少年人群和5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州的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多样化、复杂化,防控任务很艰巨。

导致我州艾滋病检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随着检测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阳性患者增多;由于未及时发现的既往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主动到医疗机构或者疾控中心就诊检测;随着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种防艾宣传教育活动,促使更多的人主动到医疗机构或者疾控中心咨询检测。

今年新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3.02: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跟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男性不安全性行为高于女性,感染风险高;二是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人数持续增加,使得男性感染者比例明显多于女性。

感染人群多样化。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从农村向城市扩散的趋势更明显。近年来,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明显增长。

由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高度社会化的属性,希望社会各界、广大民众能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掌握科学防治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恐艾不传艾,主动检测积极治疗

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的一种,通过一些特定的途径传播:一是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二是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三是已经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生育子女,在未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所生的孩子将有30%的概率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日常生活接触、空气、食物、水、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是完全可以预防。防治艾滋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学习和宣传,坚决远离毒品、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洁身自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有8-10年时间,且潜伏期内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许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知晓自己的感染情况,仍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自己的丈夫(妻子)或性伴侣,甚至小孩。因此,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子女、配偶或性伴;怀孕的妇女;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及时到当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等机构接受免费、保密、安全的自愿咨询检测。

防艾小贴士

1.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严重传染病。绝大多数HIV感染者要经过8-10年潜伏期才发展成艾滋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2.艾滋病传染性大吗?

艾滋病毒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正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同工作、卧具、咳嗽、公共浴室、公共浴池、蚊虫叮咬。

3.艾滋病如何传播?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主要通过性接触(肛交风险最大)、血液(血液污染,吸毒共用针头等)和母婴(胎盘、产道和哺乳)三种途径传播。

4.艾滋病如何预防?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避孕套能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拔牙和美容器具等,正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感染HIV后早期有什么症状?

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6.如何排查是否感染HIV?

从感染到查血HIV抗体阳性的时间称为“窗口期”,为2-12周,一般4-6周。因为“窗口期”因人而异在2~12周,可以在高危后2~4周做初检,满4周结果是阴,则可排除感染率为98%左右;满8周后复检,结果是阴,可排除感染率99.99%;只有约万分之一的人窗口期在8周到3个月,为了彻底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最好满3个月做最终复查,阴性即可完全排除。

7.感染了HIV一定会得艾滋病吗?

如果感染后及早抗病毒治疗可明显延长潜伏期,甚至不发展成明显的艾滋病,得到正常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性传染性,预防母婴传播。

咨询电话

恩施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8242452

恩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8211560

利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7287052

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3223850

巴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4334501

宣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5835811

咸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6823208

来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6295333

鹤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18-5282689

恩施州艾滋病咨询交流QQ群:302537262。

来源:恩施晚报  吴云 刘盟萌

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203/683932.shtml

实习编辑:李文昭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