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神农架野生金丝猴"加餐"

2018-12-01 19:53  

“开饭喽!开饭喽!”

11月30日上午9时许,在海拔2300多米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里,33岁的研究人员杨万吉,端着一盆花生,面对大山,扯开嗓子喊着。

喊了十几分钟,山顶的树丛一阵晃动,在几只毛色金黄的公猴带领下,几十只金丝猴蹦跳着下山。不一会儿,它们围到杨万吉附近。

杨万吉将盆子里的花生洒向猴群,猴子们迅速捡起花生,拨开花生壳,将花生仁塞进嘴里。几只小猴抢不过大猴,干脆来到杨万吉身边,从他手中抓花生。

杨万吉是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姊妹峰金丝猴繁育基地的一名野外研究工作者,主要是从事神农架金丝猴的野外跟踪研究、辅助繁育研究及人工饲养管理工作。看着猴子们吃得津津有味,他笑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每年从深秋开始,神农架金丝猴的食物就开始逐渐减少,食物的品质也越来越差,不少金丝猴会因饥渴和寒冷死亡。从2005年开始,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对大龙潭的猴群实施“人工补食”措施,为金丝猴提供食物,保护它们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每天要给这些金丝猴补食3次,每次约100斤,食物有花生、水果、红薯等。

金丝猴与大熊猫、白唇鹿和白鳍豚并列为中国动物界的“四大国宝”,神农架是中国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这里的野生金丝猴共1300多只,已发现13个种群。它们平时以云雾草、松子等为食,让它们接受人工补食并不容易。

2008年的冬季,山上下大雪,金丝猴的食物减少。一天,面对雪地里投放的苹果,一只饥饿难耐的公猴,尝试着啃了一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这只公猴所在的猴群开始接受人工补食,每到冬季,它们都会来大龙潭觅食。那只“第一个吃螃蟹”的公猴,被命名为“大胆”。

这个补食猴群从起初的30多只,增加到如今的100多只。

除了给金丝猴补食,这个野外基地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王际凯、通讯员 向平洋、陈尧

原链接: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wKy~Pw1100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