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群英谱 | 廖文斌:“便条书记”的为民情

2018-11-28 15:23  

图为廖文斌(右一)帮贫困户联系解决自来水事宜。(记者 文朝顺 摄)

他随身总带着便条,并利用这一法宝,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记录老百姓的所需所求。

咸丰县忠堡镇马倌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廖文斌,被群众称为“便条书记”。

2017年初,廖文斌进驻马倌屯村,像建设自己的家园、经营自己的家业一样,用心扶贫,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马倌屯村距县城13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631人。

“村里有‘五难’,行路难、用电难、灌溉饮水难、种植难、发展难,解决出行难是村民的最大愿望。”进驻不久,廖文斌带领工作队摸清了村情民意,梳理了发展困扰,将修建入村公路和环村路当作头等大事。

廖文斌广泛征求民意,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租用老百姓土地修建环村路,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修入村公路时,占用了一组村民彭小云家房屋的一角。按照承诺,村里要帮他家改造房屋,廖文斌亲自帮他设计,并全程监督修建。如今,村里修通了6米宽的沥青路。

廖文斌还四处奔走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将4个小组共用一台变压器换成每组一台,确保用电稳定;更新所有管网,彻底解决吃水、灌溉难题。完善文化广场和生态停车场功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设置景观标识,改造特色民居、美化庭院,马倌屯村渐渐成为产业兴、企业旺、百姓富、乡村美的典范村。

作为忠堡镇产业办主任,廖文斌深知发展产业的重要性。他积极引导村民转变发展方式,成立马倌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全村1300亩土地进行托管,与帅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楚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招商,培育茶苗、花卉、盆景,发展冬桃、樱桃、火龙果、蓝莓等特色产品,初步建成集现代研发育苗中心、农业科普示范中心、文创农业展示中心、智慧农业数据中心、城郊乡村旅游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以前种包谷、洋芋,一年收入五六千元,如今在园区干活,一个月就有两三千元工资!”说起变化,正在管理白茶育苗大棚的贫困户何琴激动不已。据介绍,产业园常年安置69名贫困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

有了产业作支撑,农民土地托管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股权分红有股金、农家经营有现金、政府补贴有真金,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

“不提包包、不拿笔记本,老百姓看到你没有架子,就愿意和你交谈!”廖文斌说,大到产业发展,小到家长里短,哪家的房子漏水了、不通电了、没水吃了,廖文斌都会去查看,不能及时处理的,就先记在便条上再想办法解决,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为民服务”,廖文斌把这句话设置为微信头像,时刻提醒自己。

来源:恩施新闻网  记者 文朝顺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128/682720.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