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非遗“地龙灯”传承进校园

2018-11-23 15:47   恩施州纪委监委网站   覃慧鸣, 唐俊

“地龙灯”是来凤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300多年前起源于该县旧司镇大岩板村、板沙界村一带,以矫健的舞蹈形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出龙“游于水、爬于山、腾于空”等神奇造型,同时模仿老虎、凤凰等动物配合龙演出,深受群众喜爱。近日,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学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龙灯”作为校园文化特色,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推广,点燃了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小学师生表演地龙灯。“地龙灯,地龙灯,不用篾篓不用棍,巴地梭着走,活像其龙行。站的骑马桩,弓腰箭步行,似同狮子灯。”

“地龙灯”非遗传承人李玉生(中)给学生教授老虎动作。“现在会玩的人不是很多了,技艺也不是很高。”李玉生谈及对“地龙灯”的传承充满了忧虑,“这次旧司镇中心学校请我们来教授‘地龙灯’,说明对这项文化遗产的重视,我教起来也格外有干劲。”

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小学老师在练习彩凤戏珠动作。“地龙灯”不同于常见的“布龙”“草把龙”“板凳龙”“火龙”等龙灯,而是以其独特的形象构造、精湛的表演技巧取胜,堪称龙灯一绝。

“师傅们舞起来看似很简单,学了之后才发现这么难。”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小学学生杨立练习击打伴乐乐器时感叹道。

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小学师生在表演地龙灯。近年来,旧司镇中心小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龙灯”引入校园进行推广,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唐俊、覃慧鸣  责任编辑:刘丹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