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野三关千年老街的拍摄已近尾声,在“名人返乡”版块里,中央电视台邀请了著名作家叶梅。11月20日,作家叶梅回到巴东野三关镇千年老街,在节目中回忆乡愁。
《记住乡愁》栏目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野三关千年老街作为“历史名街”入选。野三关镇的千年老街记录着时光的痕迹,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巴东县野三关人的浓浓乡情。
在此次拍摄中,叶梅吐露心声,动情地讲述了她的乡愁。
文字实录:
因为这次央视拍摄《记住乡愁》大型纪录片,我回到我的家乡,回到巴东,回到野三关。
当我坐着火车在巴东站下站走出车门的那一霎那,我的心就震动了!因为我所看到的,是延绵不断的青山,是我所熟悉的鄂西的大山。
在我看来这里就是那个我心中最美丽的火车站,我要向所有人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两天,走在野三关的小街上,让我感觉这里的街道是这么的熟悉又这么的陌生。
熟悉是因为我出生在这个地方,虽然我在这里的时候尚襁褓之中,但是我与这个地方有着血脉的联系,我的根始终在这里。
我无论走到再远的地方,当他人问起时,我都会很骄傲地说,我是野三关人。
他们问我野三关在哪里,我说野三关就在鄂西的大山里,那里有一道雄关,是通往西南的咽喉,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318国道、宜万铁路、沪蓉高速的必经之道!
而之所以让我又觉得陌生的是,这些年,它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此之快,令人欣喜。
它是我的根,是抹不去的血脉中的亲切和温暖。
走在小街上我就在想,这个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小镇也是另一个大世界,可以说是老街新风貌、老镇大世界。
这里的变化是这里的人民创造的,也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些年,党和国家政策及当地干部群众用他们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作为一个家乡的游子,应该向他们深深的致敬,向巴东人民深深的致敬,感谢你们为我们守护了家园,感谢你们为我们守护了这一方让我们无限向往的土地!
在我以往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恩施、巴东甚至是野三关的内容,我之前写过一篇散文就叫《火车开进野三关》,在中篇小说《回到恩施》中直接描写了我们的恩施和巴东。当然还有很多的散文和中篇小说都字里行间的充满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次回到巴东,回到野三关,又带给了我许多新的启示,我想在我今后的写作中,将会更多地以家乡丰富的文化、丰富的生活和人民命运的变迁为题材去书写、去琢磨、去升华,我将会更深刻地来书写巴东,书写野三关,书写这片大山里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
来源:云上恩施巴东通联 记者:賈瑞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