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群众干 干给群众看
——记鹤峰金钟村第一书记何施强
何施强热心为村民服务。(恩施图片库 周龙霞 摄)
11月13日,鹤峰县五里乡金钟村一个新建的水池旁,一位小伙子在查看水池水源点、管网铺设等,不时与村民沟通。这个小伙子是驻金钟村第一书记何施强。
五里乡金钟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298人,是五里乡有名的问题村、难管村、信访矛盾频发集中村。这位斯斯文文的“80后”担任金钟村第一书记以来,接地气,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好评,金钟村的面貌渐渐改变。
理思路 解民困
刚入驻金钟村,何施强一面向村支“两委”熟悉村情,一面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他到老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金钟村发展的建议。
经过一个多月深入走访,他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对于行路难、危房多等村民反映的实际困难,他扑下身子,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一件件着手解决。
一组贫困户杜必得家三口人,儿子长期在外务工,一场大火将他家化为灰烬。夫妻俩一直居住在用砖搭成的简易棚子里,棚子千疮百孔。
“走访看到杜必得家这种情况后,非常痛心!”回到村委会,何施强立即和“尖刀班”开会商讨,决定为杜必得家申请危房改造。
1万元危房改造款不够,何施强又向乡里再申请1万元;材料运不到家门口,就雇骡子驮。最终,杜必得家的房子改造一新,还新建了一间卧室,修了一个小水池。
“以前我家一下雨就漏水,村里也给我做过工作,要我享受易迁政策改造危房,我不愿意搞。小何来了后又给我做工作……现在终于搞好了。”杜必得很感激。
修公路 调纠纷
村民陆明娥与占光明因山林纠纷矛盾不断,今年9月底,两人再次发生争端。得知消息后,何施强立即和五里林站负责人一同赶往陆明娥家详细了解情况。
10月9日,金钟村“尖刀班”和五里林站工作人员深入林地现场,通过林站现场测绘,对双方的林权证进行核对,给双方介绍林权确权背景、历史依据等,最终依据林权证判定该地块产权属陆明娥所有,多年的林权纠纷问题得以解决。
何施强以晚辈的身份与陆明娥、占光明交心谈心。沟通两个小时后,陆明娥、占光明放弃前嫌,同意调解结果,握手言和。
今年6月,四组组级道路、入户道路硬化工程中标启动。该道路共投资56万元,硬化2.1公里,涉及村民44户,其中贫困户14户、非贫困户30户。
由于村民有各种利益诉求及纠纷,导致该工程动工难、推动难、实施难,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成了“尖刀班”的首要工作。该工程因邻里矛盾纠纷多,曾经一个上午就发生了三次阻工事件,“尖刀班”耐心调解,及时处理,工程最终在9月初按期完工,11月完成验收。
“一个个矛盾得以化解,我真的很高兴。”何施强说。这些,仅是何施强日常工作的缩影。
治环境 美村容
金钟村环境卫生一直不容乐观,村内竹纸河、渡船沟河均为干河,村民向河里扔垃圾现象严重。
今年3月,何施强带领“尖刀班”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先后多次召开村民小组会、群众会、屋场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对二组、三组竹纸河,四组渡船沟河进行生活塑料垃圾、废品、废弃物清除,村民积极响应。“尖刀班”带头、全体人员参与,近半个月时间,河中的垃圾被彻底清除。随后,“尖刀班”在金钟村立起环保标语牌及公示牌,并申报垃圾塑料桶,制定制度,成立协会,引导村民爱护生态,保护环境。
目前,该村环境保护取得初步成效,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村内整体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下一步,该村将组建保洁队伍,转运农户生活垃圾,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问题。
“看着村子一点点变了样,我内心有着莫大的欣慰和自豪!随着各项工作一步步推进,我渐渐爱上了基层,爱上了这片土地。”何施强说。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夏咸恩 通讯员周龙霞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116/680043.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