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天成油纸伞 咱身边就有个名牌

2018-11-16 08:44  

图为:巧手飞线编伞骨

“江南雨,古巷韵绸缪。油纸伞中凝怨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撑一把油纸伞,引你从戴望舒的《雨巷》,穿越千年,梦回唐朝,体味白居易笔下的《忆江南》。

图为:手捏纱布上桐油

油纸伞,千年历史,寓意吉祥,取材天然,纯手工制,一伞一韵,凝结古人的智慧结晶。

油纸伞的知名品牌,咱身边就有一个——“苏恒泰”,1864年,由湖南人苏文受在汉正街创立此品牌。如今,由其第五代掌门人,43岁的苏峰传承这一传统精湛的手工艺。

图为:七十道工序,成就一把伞

本周一,记者来到苏峰位于硚口古田四路的手工坊,听他聊聊油纸伞的古法天成。

朝伞掷一小石子,能弹回来!观之表象,棉皮纸、桐油、竹子与线的合成之物,哪能如此坚韧?

图为:上完桐油,挂伞阴干

苏峰细说坚韧背后的丰富内涵:“这简单四主材,经泡竹、刨竹、拼伞骨、飞线穿花、上纸、绘画和上油等,手工玩转七八十道工序,耗时两月余,方获一把油纸伞。”“有很多讲究的!”说着,他撑起伞骨露了几手:刀削伞骨,一刀下去,三段渐细,靠眼靠手量;左手握伞转一圈,右手中的线自动飞绕伞骨一周;手捏棉纱布给伞面的棉皮纸上桐油,手法细腻,一道生桐油,两道熟的;红方巾扎伞顶是最后工序,上浆的方巾经得起风吹雨淋。“这些手艺,是我去长沙找自家伞厂的老师傅学的。”苏峰道,1970年苏恒泰油纸伞停产,为不让技艺失传,2006年,其父苏行康注册“苏恒泰”品牌商标,他也从2009年起开启八年拜师苦学之路。

图为:一伞一韵,引人驻足 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被认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把油纸伞重绽光芒。“技艺可传承,原料已濒危。”苏峰心忧道,棉皮纸很难搜罗到,正在云南寻觅,桐油越来越少,每年拜访货主为的是维系关系,若这些绝迹,油纸伞也失去了灵魂。

油纸伞,一把有温度、有韵味、文化厚重的伞,这条文化链不能断!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希

原链接: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w1IreHm100

实习编辑:向静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