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东县纪委监委紧盯扶贫领域,打出“组合拳”,深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向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持续亮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运用“大数据”深挖问题线索
“全县查实城市低保问题线索108条、农村低保问题线索214条、农村五保问题线索39条……”10月14日,巴东县“大数据”专班工作人员将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查实的问题线索交到了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的手上。
连日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的带动下,走出办公室,走进贫困户家中,通过访群众、看现场、查台账等方式,沉在基层开展“大数据”线索核查,把“大数据”监督检查作为发现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有效渠道。
“查实的问题线索全部交由县直相关部门整改,其中涉嫌违纪违规的重点线索交由县纪委组建专班进行初核。”该县纪委“大数据”专班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对查实问题线索进行审核定性、分类处置,确保精准追责问责。
截至目前,巴东县已完成入户核查问题线索17478条,其中查实问题线索1227条,查实率7%。
突出整治伸向扶贫领域“黑手”
“官渡口镇水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某某违规向群众摊派费用,违规将已经死亡的人员纳入低保对象,2017年5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今年以来,巴东县纪委监委高举问责“利剑”,开展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贪污挪用、优亲厚友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高举追责问责的鞭子,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等问题,严格“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
“我们既紧盯基层扶贫领域‘蝇贪’,又严惩在扶贫工作中敷衍塞责的不正之风,真正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惠及每一个贫困老百姓。”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强调。
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布扶贫领域典型问题通报12期,追责问责205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48人,组织处理157人。
建立干部澄清保护机制
“溪丘湾乡平阳坝村驻村‘尖刀班’违规评定低保问题,经调查,村委会及‘尖刀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了低保动态调整,不存在违规评定低保问题……”9月7日,一则巴东县纪委监委澄清10起不实信访举报的通报在该县溪丘湾乡平阳坝村传开了。
这是该县纪委监委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打击无理上访,营造良好信访工作机制的一大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1+1+x”和“六位一体”信访化解机制,即一名纪委常委带一个审查调查室指导几个乡镇化解信访件,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从6个层面落实责任到人。
目前,该县纪委监委正按照“查处一批问题干部、澄清一批清白干部、打击一批诬告陷害、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的工作思路,分件落实到人、限时办理到天,实现信访积案“清仓”。
来源:云上恩施 巴东通联记者 朱映城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