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引路人——记鹤峰县龙坪村“尖刀班”班长叶波扬
叶波扬(右)查看施工现场。(恩施图片库刘易通摄)
叶波扬是鹤峰县人民检察院驻燕子镇龙坪村“尖刀班”班长。他和该院41名党员干部真情帮扶,谱写了新时代干群关系之曲;他与龙坪村村支“两委”为群众找准产业脱贫路径,点“山”成金;他与村党支部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党建+”促脱贫的富民路。
对群众像亲人
“您出钱帮我们养蜂,带病下乡送药,我家差什么您送什么。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干部!”2017年底,龙坪村贫困户周国兴在收拾妻子遗物时,发现了妻子写给帮扶干部叶波扬的信。
2015年11月,叶波扬开始结对帮扶龙坪村三组贫困户周国兴一家。
“小叶就像我弟弟,和我们家感情深,我老伴儿走了,他照常来看我,一个月来好几次,每次都带东西来。”在周国兴眼里,叶波扬就是他的亲人。
龙坪村年过六旬的周银秀因病长期服药,叶波扬也多次免费给她捎去镇脑宁胶囊、脑心舒口服液等药品。周银秀感叹:“亲弟弟都没他好!”叶波扬鼓励周银秀家改造原生态油茶7.2亩,并积极劝说周围群众改造、种植有机油茶。
“叶波扬一个月有20多天在村里,每天跑里跑外,村里贫困户需要什么,他晚上赶回县城买好第二天清早就带过来。”龙坪村党支部书记田芳美说。
叶波扬说:“到困难群众家里看一看,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就发自内心地想帮他们做点什么。”
为脱贫加“油”
“今年我们争取到杭州市上城区100万元资金建茶厂,近期茶厂即将运营,骑龙公司负责机械设备、生产经营与销售。”叶波扬介绍。
龙坪村具有开发价值的原生态油茶达7000亩,长期以来被弃置荒山。97岁高龄的马润姐一句“吃茶油对身体好”点醒了叶波扬,他带领“尖刀班”与村支“两委”一起走访调研,最终把油茶确定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点“山”成金。
“我家有60多亩山林,里面都是野生油茶,油茶果可以卖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野生油茶游步道修好后,来这里游玩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龙坪村三组村民周方远说。
利用野生油茶资源,叶波扬带领“尖刀班”争取资金、创新模式改造野生油茶。截至目前,已成功改造野生油茶林1750亩,新增种植油茶1000亩,并依托野生油茶修建了一条1.9公里的野生油茶游步道,以此吸引游客。龙坪村独具特色的扶贫模式成为典型。
叶波扬与县人民检察院41名党员干部成为116户贫困户的“智多星”,一户一份《贫困户脱贫路径及措施》,除政策保障兜底的7户外,他们鼓励每户发展两个主打产业,为群众长期稳定脱贫不返贫提供持久动力。
目前,龙坪村和添福星食用油公司、骑龙茶叶有限公司合作,油茶、茶叶有了稳定销路,形成了油茶、中蜂、茶叶、箬叶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N个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奋起直追的“4+N”产业扶贫模式。
激活党建引擎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驻村以来,以叶波扬为首的“尖刀班”和村党支部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
经多方走访,选定接受过电脑培训的返乡青年裴娇进入村委会,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为脱贫摘帽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龙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系统学、经常学,列单改、日常改,堡垒逐渐硬起来、强起来。有60年党龄的田玉香今年85岁,每月步行两公里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她教育子孙:“党的政策好,要听党的话。”
在龙坪村,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人知晓,人人践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龙坪村村规民约》,推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把各种凡人善举和社会新风尚积聚成大气候,凝聚人人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64岁的李耀然身患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女儿出嫁后他独自居住,但李耀然家干干净净,房前屋后种上了蔬菜、有机茶。
“我种了3亩多有机茶,发展了9亩多油茶,还养了8桶中蜂、两头猪,去年纯收入1万多元。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手脚勤快,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李耀然说。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夏咸恩 通讯员孟似虎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