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看咸丰】河坎上村有支贴心为民办实事的扶贫工作队

2016-05-18 10:10   恩施网络电视台  

(图片来源网络)

云上恩施报道(特约 记者谭明和、通讯员 宋海燕 罗玉龙)一双雨靴、一把雨伞、一个背包、一支手电筒、一个笔记本,这是被人们称为咸丰的“西伯利亚”:活龙坪乡河坎上村精准扶贫驻村队员走村串户的基本装备。

“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村委会当家,安下心来体会群众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愿望、找准治穷的良方,才能够将扶贫扶到群众的心坎上。”5月15日,州委宣传部下派到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孙鑫感慨万千。

“这几户是因病致贫的,这几户缺劳力,这些缺技术……”在河坎上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两张扶贫地图格外显眼。村支部书记刘恩说,“这是工作队员走完全村13.53平方公里土地、对结完130户贫困户后,亲手绘制出来的扶贫地图。”

“脚上有泥才能心中有民。”恩施日报社驻村队员罗文森在扶贫日记中写道。他手机的运动监测软件显示,每天的运动里程都在10公里左右。他说,不迈出步子,就不能知晓农村情况,不迈出步子,就不能体会群众需求。

“我们河坎上村发展油茶产业再合适不过了。”兰坳组53岁的张成银忙碌在新发展的18亩油茶苗地里。正是这些油茶,州文体新广局驻村工作队员吕强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年11月,吕强到帮扶对象张成银家走访,在了解到张成银想发展5亩油茶的愿望后,他当天就联系了恩施市林业局的工程师,并在第二天开车将工程师接到了张成银家里。

工程师检测完土质并表示适宜种植油茶后,兰坳组的二十几户村民再也坐不住了,都围拢到张成银家,纷纷要求发展油茶。

5亩、10亩、500亩……看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此强烈,吕强和队员们心里突然有了一股强大的责任。于是,他们多方争取,筹集7万元为村民购买了30000株油茶苗。

“每天下午六点,村里的广播都会准时响起,204户村民用上了互联网。”州电视台扶贫工作队队长吴胜富说,他们将该村作为全州“村村响,户户通”的示范点,率先把有线电视和光纤铺到了村民家里。

一 次次走家入户、实地调研,一遍遍号脉查因、对症治贫,驻村队员和河坎上村的穷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自2015年驻村以来,州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共筹集资 金及物资773万元,帮助该村转观念、建基础、促发展。近10公里的通组公路已通过验收、120立方米的蓄水池已经竣工、有线电视和光纤铺设到农户家 里,500亩油茶基地、100桶蜜蜂养殖……河坎上村一派欣欣向荣。如今,这支扶贫工作队在河坎上村有口皆碑,被人们称为贴心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队。

(责任编辑 王振琳)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