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父亲谭立举的“电商梦”:“为脑瘫女儿再拼一把!”

2018-11-07 16:59   云上恩施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对于谭立举而言,“小棉袄”是他一辈子最温暖的守护。

11月2日,在巴东县电商产业园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育孵化基地,40余名残友们坐在一排排电脑前,聆听着一堂生动的云客服课。教室的一个角落里,一位中年男子坐在电脑前练习打字,课桌一侧的轮椅上坐着一位小姑娘,纤细、变形的手握住画笔在白纸上涂划。这一幕,定格了一场感动。

中年男子就是谭立举,来自巴东大支坪药会坦村五组的一个贫寒家庭,独自陪伴患有脑瘫的女儿12年。“人到中年了,还是要跟得上时代,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年轻时就吃亏在不会使用电脑上。”仅十天时间,从一个电脑盲到熟练打字,谭立举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早些年,谭立举在武汉一家电子器具销售公司做业务员,凭一个好使的脑袋、一副伶俐的口才,业绩每月冲在第一。因不会用电脑制表、统计数据,已升为业务主管的他要想晋级到经理比登天还难。2006年,谭立举认识了一个武汉姑娘,在自由恋爱中结为连理。

幸福如赶趟儿一样接踵而至,结婚刚过一年,女儿来到了这个家庭。襁褓中的女儿如水般娇嫩,便取名“娇娇”。刚开始,娇娇每天吃奶、睡觉,和别的小孩没有什么两样,娇娇八、九个月时,谭立举发现女儿抬头还很吃力,感觉有些不对劲,到举办满岁酒席时,亲戚朋友也发现了娇娇的异常表现,这时他开始紧张、恐慌起来。第二天,谭立举带着娇娇前往武汉妇幼保健院,诊断书上的“脑瘫”二字扎痛了他的心。不敢相信结果的他再次到同济医院确诊,诊断书上依旧写着“脑瘫”,他差点晕倒在地。祸不单行的是,妻子这时也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药物治疗、肢体矫正、康复训练,在武汉、石家庄等脑瘫专业医院间辗转,谭立举带上娇娇走上了漫长艰辛的求医路。三年时间,花了医疗费用30万元,欠债10几万,终于换来了娇娇活下去的希望。

“最心疼的是她训练时疼得乱叫、汗水湿透了衣服,进手术室前虽全身麻醉仍下意识地紧紧拽住我……”谭立举说,有时手术室外一等四五个小时,如同度过几十年一样煎熬,极度疲倦的他连一桶泡面都吃不下。

苦命人,天怜之。经历一次次痛苦的康复治疗,娇娇学会了站立、抬头、拿东西等动作。为了照顾好女儿娇娇,谭立举在武汉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单间,找了一份派送快递的工作。每次外出时,谭立举在一张小桌上放上水和食物,为女儿配备一台平板电脑、手表式手机,女儿需帮忙时可在微信发个表情或按快捷键拨号。为第一时间回应女儿的呼叫请求,谭立举把行程半径定在距离出租房十五分钟的车程内。

2017年腊月,谭立举80岁的母亲突发疾病,生活自理困难,他带着女儿回到了老家。母亲抱着药罐子过了一辈子,经常卧病在床,谭立举干脆选择待在老家照顾母亲和女儿。

10月25日,谭立举意外接到了一个县残联工作人员电话,听说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学习电商知识,他似乎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简单收拾了行李,谭立举带上女儿娇娇从大支坪来到了县城,在电商产业园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育孵化基地,和40名残友一起加入了云客服培训集中营。从社会流浪人到学生,谭立举觉得这是一个弥补年轻时吃了电脑亏的机会。

每天七点起床,帮女儿穿衣服、洗脸、梳头发,谭立举用轮椅推着女儿从酒店走到教室,有时,他还会热心背着腿脚不便的残友上下楼梯,是残友心目中的爱心“暖男”。“举哥真是个细心的人,把女儿照顾得这么好,还帮助我们这些残疾人,让人感觉很温暖。”来自沿渡河镇堆子场村的崔树生双腿神经受损行走困难,谭立举一直坚持做她的一根“拐杖”。

十指在键盘轻轻敲击,一串串文字在聊天对话框中弹出,这是谭立举在模拟云客服系统中的实习课。目前,谭立举已在云客服培训中顺利结业,成功拿到了工号,坐在家中仅需电脑联网即可赚工资。“作为一名新手,什么基础都没有,能这么快上手很难得,还要照顾生病的女儿,这种学习精神令人敬佩。”结业课上,武汉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讲师这样点评学生谭立举。

如今,在扶贫政策的吹拂下,谭立举一家人搬离破旧的老瓦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还纳入了低保救助范畴,女儿娇娇办理了一级残疾证,生活基本上有了着落。每天早晨起床,谭立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安置点前的水泥路上,搀扶着娇娇散步做康复训练,虽辛苦心中却升腾起丝丝幸福。

“接下来,我计划学习如何注册淘宝网店、运营网店,把咱们老家的土特产在网上卖出去。”目前,谭立举不打算再婚组合家庭,决定好好陪伴女儿一生,琢磨着借“网”多赚些钱,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脑瘫女儿再拼一把!”

来源:云上恩施巴东通联  记者:付瑞勇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