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群英谱 | 段振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8-10-30 09:05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记来凤县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段振亚

段振亚(左)帮贫困户采茶。(记者 向相辉 摄)

金秋时节,来凤县旧司镇马家沟村层林尽染,幢幢民居点缀其间,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段振亚治村‘有几下子’,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全镇的差评村变成好评村。”旧司镇党委书记尹宾说。

去年10月,来凤县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优化调整。劝退、免职、问责一批不能胜任现职的村支书,村内选拔、乡镇选派和县直机关增派一批干部出任村支书。

旧司镇马家沟村综合排名在全镇33个村(社区)中倒数第二,群众基础测评全镇倒数第一。

全镇脱贫,马家沟不能拖后腿,旧司镇决定从调整村支书入手。

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年龄偏大,村里找不到合适人选。

“段振亚是马家沟村人,熟悉本村情况。”“段振亚曾用3年时间把最差的大坝村治理得井井有条。”全镇组织会上,班子成员建议段振亚出任马家沟村支书。

段振亚是镇文化中心主任,兼镇综治维稳中心常务副主任。儿子出生还不足三个月,妻子在县城三官坪社区工作也很忙,接到出任马家沟村支书时段振亚有些愕然。

服从组织安排!段振亚安排好单位工作,把儿子交给岳母照看,随后就到马家沟村上任。

出发前,段振亚与镇党委签下“建不好马家沟、决不走回头路”的军令状。

“以前村支‘两委’一盘散沙,现在拧成一股绳。”10月19日,来凤县民政局驻马家沟村精准扶贫“尖刀班”班长蒲英说。

上任之初,段振亚发现村支“两委”干部办事拖拉,工作互相拆台。

通过与其他村支“两委”干部交心谈心发现,原来村支“两委”工作没具体分工,大事小事和财务开支由原支书一人说了算。

一周后,段振亚召开村支“两委”班子会,对村里工作进行分工,6名干部各负责一块;日常开支一人管钱一人管账,每月公开开支情况;项目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后由具体人负责实施……

村里没有食堂,村干部回家吃午饭一去半天或再不回来上班。段振亚自己垫资建起食堂,从此再没出现村干部借故脱岗现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农保新农合难收的我负责代收。”马家沟村每年有100多人的新农保新农合因故不能代收到,村干部对此意见颇大,段振亚决定把难题留给自己。

规章立起来了,食堂建起来了,最难的工作带头做,马家沟村村支“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

10月18日,马家沟村秋实农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加工藤茶。

“没有现在的村支‘两委’支持,公司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公司负责人段绪明说。

马家沟村可耕种面积990余亩,农田利用率超90%,绿茶、藤茶种植占比达70%。

“要想群众赞,就得务实干!”去年11月的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段振亚向村里的党员代表承诺。

不能嘴上说,还要实在干。通往八组的小桥没有护栏,行车很不安全。今年5月,段振亚向上级申请资金,在小桥上修起了不锈钢护栏。

要想群众富,产业是关键。马家沟建有515亩藤茶,可没有藤茶加工厂,村民采摘的藤茶只能去县城或三胡乡藤茶加工厂出售。如何解决村民售茶难?今年2月,段振亚建议村里两家藤茶专业合作社建藤茶加工厂,同时向上申请项目。4个月后,村里两家藤茶专业合作社建起现代化藤茶加工厂。

如今,马家沟村班子团结了,干群关系好了,产业兴起来了,基础设施建起来了,整村脱贫有望了。

“只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精准扶贫工作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段振亚道出治村法宝。

来源:恩施新闻网  记者 向相辉

http://www.enshi.cn/2018/1030/675923.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