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南坪一村民家珍藏着两块清乾隆年间所赐的匾

2018-10-17 11:29  

在利川市南坪乡长乐村泥池坝境内,有一个大院——冉家大院。

大院深藏在一丛树林子里。过去院子里曾有二三十户人家,全为冉姓,所以人们俗称其为“冉家院子”。院子主要由一个四合院组成,院外还有院子。四合院坐西朝东,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天井院坝。其西头位置最高,整个院子的堂屋都建于其上,这样看起来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没有人说得清院子到底存在多少年了。只有院外竹林中那几棵古树,似在无声地告诉我们院子历史的悠久。五六百年的古树依然精神健旺,朝气蓬勃,全然没有一点老态!

就在这个老院子的一间阴暗潮湿的厢房里,至今还由户主冉征坤收藏着两块厚重的大匾。一块匾刻“盛世奇英”四个大字,其左右各刻18个小字。右刻:“特授湖北施南府利川儒学候选县正堂戴为”;左刻:“乾隆四十三年二月谷旦给”,其右补批七字:“监生冉光荣题立”。字正楷,皆阳刻。 这块匾长250厘米,宽82厘米,厚3公分。另一块匾较前一块宽大而沉重,其长为270厘米,宽96厘米,有4公分厚。匾上仅刻“辟雍独步”四字,行书,字大如斗,亦为阳刻。这块木匾虫眼密布,尤其是“辟”字,虫蛀最为厉害,看起来就像一部古书的残卷。

这块“盛世奇英”匾是“特授湖北施南府利川儒学候选县正堂戴(某)”为“监生冉光荣题立”的。冉光荣当时身份为“监生”,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其地位或许就跟今天中国的名牌大学——清华大学差不多。从一个偏远的乡村院落走出一个“清华大学学生”,不要说那个时代,就是在今天又谈何容易!但在乾隆年间,冉光荣就从这个充满诗意和灵气的院子里走了出来,在众人自豪和羡慕的眼光中,他义气风发,踌躇满志,大步踏上了通往帝都的道路。所以冉家这位先祖跟“武”是沾不上任何关系的,他就是一位文人,在地方上,他更是一位名人!

今年70岁的冉征坤,是老院子中两块木匾的保管者,他是冉光荣的后裔六世孙。据他介绍,现在的冉家院子并不是老院子。这个院子是1957年翻修的,院子中有几间厢房翻修于民国时期。当年的老院子规模比现在大得多:老院子有三大间极大的堂屋,每一间堂屋正上方就悬挂着一块木匾,匾额上边还有遮风挡雨的盖板。院子原有一道宽大的朝门,现在仅余基石。老院子外原有石头围墙,高3米左右,上边又加筑土墙约1米,盖有厚瓦。围墙圈围面积达几十亩。可惜围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毁去了,院外路边,有一棵柏树,生长的位置很奇怪,它被一个圆溜溜的石头圈子紧紧箍着,由于柏树太大,石圈子已被树身撑破了。

冉家院子的木匾原来共有三块。冉征坤和冉瑞贤两位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另一块木匾比这两块还大,还重。可惜该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被族人冉征卿请木匠用锯子拉破做了楼板。

缺少了文字资料的记载,这些在我们心中已成为了永久的谜,我们永远难以追寻一个家族历史的踪迹了。

来源:云上恩施  利川通联记者 袁毅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