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王代俊:大山深处的坚守

2016-09-11 08:00  

云上恩施报道  一座大山,一个学校,一位老师三十多年的坚守,这就是巴东县官渡口镇马家村小学教师王代俊。

从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巴东县官渡口镇马家村小学,呈现在眼前的只有一栋砖混结构的旧教学楼。教学楼前一个并不平整的小坝子上矗立着一个篮球架。学校甚至连校牌都没有。据这里的老师说,那个旧校牌前不久被风吹掉了,还没来得及修理。而我们找到王代俊老师的时候,他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一间有些破旧的教室,一块老式的教学黑板,12个学生,这就是王代俊老师今年所带的六年级班级的状况。王代俊老师今年53岁了。1981年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马家村任教,一教就是35年。2000年,王代俊老师担任马家村小学的校长。不久,伴随农民工外出打工热潮的掀起,乡村学校学生数量锐减,许多乡村学校都面临拆校并点的情况,马家村小学也包含其中。

为了这些留在村里的贫困孩子还有学校读书,为了给那些家境不宽裕的老百姓减轻些负担,王代俊多方向上级部门争取,努力挽留部分老师留下来任教,这才把这个学校保留了下来。为了不让孩子因贫辍学,王代俊老师常常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学生垫付学费;学校没有食堂,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外地教师的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他就把自己的妻子请来学校帮忙,给老师们做饭,让老师们安心工作。然而他自己的家里他却很少顾及。

因为长期劳累,王代俊的身体积攒了不少毛病,2013年,他因为身体原因从校长的职务上退了下来,原本可以借此机会退到比较清闲的岗位工作,但是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舍不得乡村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于是他又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的数学、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4年和2015年,在全镇的期末检测中,王代俊老师带的两个班的数学获得了总体成绩前两名的优异成绩。

王老师不仅教学有方,平时在生活中也对学生们照顾有加。在王代俊的眼中,乡村的孩子们是可爱的,他们有求知的欲望,也向往城市孩子的生活。然而乡村跟城市的差距确实很大,还有很多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作为老师,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如今,马家村小学是包括马家村、四季坪村、白家垭村等六个邻近村里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六个年级六个班,100多个学生,10多个老师。在王代俊身上,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在他平凡岗位上做着他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在现行乡村教育极度匮乏的时代,他还将无怨无悔继续默默无闻地坚守下去。

来源:直播恩施  记者:陈 兰 实习生:邓慧敏

(责任编辑 郜月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