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合渣,制作土家罐罐茶 山东孩子体验恩施别样土家文化

2018-10-08 16:33  

一个大山土家汉子,以一首诗《瓦家村,一个遥远的村子》邀请来自山外的孩子和朋友,在国庆节期间,去他的故乡巴东县清太坪镇瓦家村做客。10月1日至6日,山东省滨州孩子国庆恩施土家文化研学之旅将再次启航,此次研学游将要到达的一站便是诗中所写的瓦家村。

土家汉子以诗邀请客人进村寨

“瓦家村,一个遥远的村子/打开地图,也难找到它的位置/白云,在这里很低/晃动指南针,就是晃动一座一座山/村子很大,大的足够/盛满一个春的花儿/村子也很小,一树柿子/能红透整个秋……”

瓦家村,地处巴东县清太坪镇西北部,距集镇约9公里。这首诗的作者谢冰峰是一名出生于瓦家村的土家汉子,是邀请研学队伍去瓦家村的人,也是“齐韵楚魂”文化交流项目恩施方的总策划人。今年暑假“齐韵楚魂”生命成长营研学活动结束后,他以一首诗邀请滨州客人去他的家乡,这也是此次国庆恩施土家文化研学之旅项目的成行原因之一。

10月2日,载着54个滨州孩子的中巴车还未驶入村落,瓦家村的村民们便早早站在村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这是他们本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踏着欢乐的唢呐声,喝着村民递过来的富硒茶,孩子们走进了这个村子的第一间书屋——云声书屋,也成了这间书屋落地的第一见证人。当天,山东省艺术培训行业协会、滨州日报社、滨州授田教育集团为云声书屋捐赠图书近3000册,同时与云声书屋共建“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为下一步深入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云声书屋的创建者谢冰峰告诉记者,该书屋是一个村级非营利性质书屋,他的初衷是希望寒暑假期,让村上的小孩有个看书的去处,远离手机,远离电子产品,同时通过书屋的形式搭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外面的人更多地了解瓦家村,也让村民们更多地了解村外面的世界。

挖红薯,推合渣,做土家罐罐茶

孩子们走在山间小路上,看到藤蔓缠绕的红薯地,撒欢似地跑进田间用锄头铲,或许是方法不对,一个个红薯很不情愿地抛头露面,有的要让锄头“三顾其庐”,还要扎根土地半遮面。“弯腰、拔藤、举锄、刨土……”孩子们在村民的指导下渐渐挖得有模有样,一番辛苦劳动之后,收获满满。

接下来,孩子们顺着山路走进农家体验“推合渣”。合渣制作的主要工具是小石磨,要慢慢推才能得到细腻好吃的合渣。孩子们围在一旁仔细观察,掌握了推磨技巧后,纷纷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小勺一小勺舀出黄豆和水,放进石磨的石眼里,然后,用手工慢慢地推磨……”听着村民的讲解,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磨得更带劲了。

在体验“推合渣”旁边的屋子里,一阵阵茶香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匆匆跑进屋里一探究竟。原来村里的老爷爷正在制作“罐罐茶”。说到“罐罐茶”的泡制工艺,老爷爷打开了话匣子,给孩子们耐心演示并讲解。他先将陶罐炕热去水汽,然后放入茶叶颠簸让其均匀受热,3至5分钟后,茶叶就变得香气扑鼻,倒入沸水冲泡后更是茶香四溢。孩子们仿佛喝不够似的,一杯接一杯地喝。

研学队伍到达瓦家村,让孩子真正到大山深处,感受土家人文,在行走的路上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据了解,此次研学之旅历时6天,途经巴东、来凤、恩施等三县市,还将金龙坝村的20名孩子带出大山,做客滨州。

来源:恩施晚报

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008/670415.shtml

实习编辑:李文昭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