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可确诊小儿胆道闭锁协和医院这种检测法全球最精确,可及时发现病情让婴幼儿免遭肝移植

2018-09-26 16:02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团队 通讯员金时星 摄

一滴血即可确诊小儿胆道闭锁,诊断准确率达97.04%,患儿不用再等待肝移植生存。9月25日,武汉协和医院发布一项“可写进教科书”的重大科研成果:该院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团队历时11年潜心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立血清蛋白MMP-7诊断胆道闭锁的标准阈值,患儿只需抽取两毫升血,通过体外无创检测该蛋白,一旦数值超出52.85ng/ml,就可确诊胆道闭锁,整个检测时间只需4小时,确诊最小年龄提前到出生2周。这是世界范围内现有检查手段里精确度最高、患儿痛苦最少、诊断结果最迅速、费用最低的检测方法,可与“甲胎蛋白”的历史地位相媲美。

现状:

检测过程漫长患儿常被拖到肝移植

“新生儿黄疸非常普遍,我国每年新发近10万人,而胆道闭锁这个‘杀手’极其隐蔽地混淆其中。”汤绍涛教授说,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但若持续2周不退,或退而复现,这就属于病理性黄疸,其中约有1/3是胆道闭锁引起的。

汤绍涛教授解释,需要胆道闭锁鉴别的疾病多达几十种,泌尿系统感染、病毒性肝炎、胆汁酸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都能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将胆道闭锁从中鉴别出来,并不容易。从抽血查肝功能、血尿的代谢谱系筛查、各种病毒和细菌的病原学检测,到B超、核素扫描、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再到肝脏活检、腹腔镜胆道造影,患儿走完整个检查过程,不仅费用高,且部分检测有创伤性和射线辐射。有时做完整个检查,医生仍不能确诊,极易延误最佳手术时机。

汤绍涛教授坦言,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很多患儿错过了2个月的手术最佳时机,已经严重并伴有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最终只能等待肝移植,否则很难活过两岁。因此,胆道闭锁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肝移植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在小儿肝移植中,先天性胆道闭锁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其中1岁以内所占比例约90%。

创举:

一滴血检测诊断年龄提前至出生2周

为了解决患儿家长的困惑,从2007年开始,汤绍涛教授团队利用北美儿童肝病研究协作联盟内2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肝脏组织,筛查了1129种血清蛋白,历时11年最终找到MMP-7,并确立52.85的诊断阈值,即患儿血液中的MMP-7一旦超出52.85,就可确诊为胆道闭锁。

汤绍涛称,“一滴血检测法”将胆道闭锁的诊断年龄彻底提前,现在是出生2周,不久可提前至刚出生。更多的患儿会在早期被确诊,未来胆道闭锁患儿能够保肝长期存活的比例有望增加。

据了解,汤绍涛教授团队施行胆道闭锁外科手术数百例,目前保肝存活时间最长患者为25年,该例患儿手术年龄为48天,即得益于早期确诊。

应用:

协和医院小儿外科征集患儿免费检测

为让中国胆道闭锁患儿早日用上“一滴血检测法”,近两年来,汤绍涛教授团队潜心进行该方法的临床转化,并研制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的胆道闭锁诊断试剂盒,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筛查。

试剂盒使得该检测更加简单易行,结果读取快速稳定,成本更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这个成果将惠及更多家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和病人负担。

汤绍涛教授介绍,目前“一滴血检测法”在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可免费检测,也是该项新技术在中国的惟一检测中心,已有百名高度疑似的患儿接受检测,其中20%得到确诊。目前该科继续征集疑似患儿做免费检测,需要者可到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报名。

来源:长江日报

链接:http://cjrb.cjn.cn/html/2018-09/26/content_96558.htm

实习编辑:陈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