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金秋,“硒”望无限。
位于武陵山区的恩施,载着“世界硒都”的美誉,百亿级的特色硒产业破茧而出,为州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17年,全州硒产业产值达到447亿元。
从纯粹的硒概念,到一批硒产品与公众见面,再到600多种产品、447亿元产值的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恩施正写就一部新的传奇。
一
野油菜对恩施人来说并不陌生,生长在恩施市新塘乡的许多地方。这些富含硒的野油菜是高档保健品硒黄酮的生产原料。
野油菜的开发者之一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是全州17家产值过亿元的硒产业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黄毅华说,公司已在武汉、长沙、深圳开设体验店,传播硒文化、普及硒知识、展示硒产品。
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恩施州,是湖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全州8县市有7个属限制开发区域,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小小硒元素,让恩施人找到了强劲的动力之源。
省委、省政府将硒产业上升到省级战略。恩施拥有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硒含量适中以上土壤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95%,富硒以上含量土壤占53%,具有全面发展硒产业、提供安全健康补硒途径的优势。
2016年,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州之力打造“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一谷”即“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硒产业的战略地位,再次在州域发展全局中明确。
今年初,州委七届四次全会召开,将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细化延伸,提出将“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全州四大产业集群之一来打造。
二
在举全州之力发展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下,作为推动恩施硒品牌、硒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应运而生。
几届硒博会如一块磁铁,将全国乃至世界的硒产业企业、硒研究专家学者、硒发展最前沿理念集聚到恩施。
江苏赛银集团近年来围绕“硒”在全国布局,旗下硒产品销售额突破4亿元。去年,企业负责人受邀参加硒博会后,下定决心在恩施投资,从签订框架协议到登记注册、实际落地,仅用了55天。
赛银只是近年来众多企业与硒结缘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州从事硒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从160家发展到1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家,形成以硒种养业为核心,涵盖以硒食品精深加工、保健品加工、生物医药制造、养生健康等为重点的硒产业企业集群。
三
一组数据令人欣喜:州委提出,将“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四大产业集群”之一打造以来,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壮大。今年1月至6月,全州规模以上硒食品加工企业达151家,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总产值55.5亿元。
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是恩施州聚力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的重要抓手,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近年来“中国硒谷”建设呈现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检验收,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恩施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等相继挂牌。一个个对外大平台,成为拉动全州硒产业发展的一个个“火车头”。
科研支撑不断强化。恩施富硒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院、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世界硒都硒产业标准化联合会、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权威科研机构,为硒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富硒农特产品、硒蛋白保健品、硒特殊食品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走向全国。
产业园区趋于成熟。去年10月1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省级恩施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硒产业发展引领区。目前,徕福硒业、亲硒源、硒多多、圣峰、德源等一大批涉硒园区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
产业融合深度推进。清江国际旅游度假区、恩施大峡谷、女儿城、土司城等景点游和乡村休闲游齐发力,激活多条硒产品带,“旅游+硒”相互交融,实现跨界突破。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茶,有了“硒”,农业产业就有了腾飞的翅膀。阿里巴巴“富硒产业带”、京东“恩施农特产·世界硒都馆”相继上线,“互联网+硒”,打破传统发展路子。以硒为关键词的发展模式,成为恩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如今,享誉世界的“世界硒都”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硒谷”。几年间,全州硒产业年产值从83亿元跃升至447亿元。
“中国硒谷”,“硒”望无限。恩施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初步建成率先发展、辐射中部、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全国硒产业先行示范区”。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曾维明
http://www.enshi.cn/2018/0925/668438.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