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绿色投资者 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2016-09-10 10:46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多绿色投资者的参与。近期发布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指出,目前包括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在全球管理的资产超过100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中不乏大型和颇有影响力的机构,正在努力通过管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标准)相关问题来制定长期的、负责任的投资策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并借助全球力量、国际经验来推动实现碧水蓝天。关于绿色投资,现在更常见的是银行体系的绿色信贷,但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绿色投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推进。2015年10月,上交所发布180碳排放指数,今年3月份和4月份,深交所和上交所也推出绿色债券试点办法。

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绿色产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绿色投融资也经常面临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缺失等问题,给投资者的绿色化带来了挑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指出,第一是挑战在于理论上的准备不足,即探讨如何把绿色投资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协调起来;第二是如何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第三是绿色投资也有规模效益,技术、资金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可能很多还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要忍受相当长时间的亏损。

“如何渡过这个难关,让投资者有长远兴趣投资,可能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法律和政策安排。例如,可以有更长期的税收制度安排,来鼓励这些机构投资者投入绿色产业。”洪磊提出,还有一个挑战是评价体系方面不能用短期指标,即每年对投资业绩进行评价,这样可能会影响到长期资金对绿色项目的投资。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来自政府、市场、民间资本和国际力量的共同推动,借助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带动民间资本进入绿色产业体系。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指出,今年提出的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是我国未来新城市文化发展的亮点,此外绿色债券(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形成了“三箭齐发”的格局,近期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设立国家级绿色发展基金,明确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来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并实施市场化运作。“应该说,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助于许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融资,并且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安国俊特别提及中美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基金,目前该基金正在与张家口、镇江两地合作,支持当地的绿色发展。她认为,未来基金的合作会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力量,并且也会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民间资本以及整个金融界共同推动的合作形式。此外,中国的绿色债券和中小环保企业也迫切需要提供担保基金,以有效地解决其融资问题。“这是需要不断完善、多方努力的系统性工程。”安国俊说。

今年G20框架下首次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议题引入讨论,并提出了诸多发展绿色金融的可选措施。要让绿色金融真正从云端落地,怎样的政策才是最有效的?

对此,洪磊表示,要让绿色金融落地,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有长期的资金来源。“只有有了长期的资金来源,才可能推动一个暂时看并不盈利但是逐渐会走向盈利的投资,并抵抗住短期波动的风险。”

洪磊表示,对中国基金业发展来讲,最大的长期资金应该是养老金,另外银行现在有26万亿元理财资金,实际上也是长期资金。

此外洪磊表示,还要打造一个完善的投资体系,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打造一系列的投资工具来分散系统性风险,并由理财机构进行财富管理,用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的原理来平滑风险,将每一个人所承担的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有了这一系列政策配套,绿色基金就可以发展起来。

“要促进绿色投资的发展,还要有一个好的税收制度。首先通过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更多地鼓励富人阶层承担更多早期资金,然后通过制度的力量推动绿色投资、绿色金融逐渐发展为社会主流。”洪磊说。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吴成才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