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宣三讲进千村 | 利川一村民写对联表示对扶贫的不满,结果...

2018-09-10 20:44  

“你们这个精准扶贫是搞真的吗?作秀吧?我不需要什么干部来帮扶。”利川市南坪乡双水村十六组的村民牟方发慢慢吞吞地从屋里走出来,没好气地对驻村干部说道。

对扶贫工作不满 老人写对联宣泄

牟方发如今64岁,10多年前与老伴离异,女儿远嫁,儿子在宜昌服刑,2017年以前孤苦一人独居山中,交通不便,生活生产十分困难。加上对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没能理解透彻,对扶贫工作有诸多不满意,自己心中有很多期盼又难以实现,心情十分沮丧。

“猪往前拱难得致富,鸡往后刨休想脱贫”“金山银山不如靠山,这门那门难比后门”......2017年牟方发竟写了7幅对联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打开老人心结 这俩人双管齐下

李其贵,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2017年3月成为牟方发的帮扶人。晏黎,利川市纪委干部,2017年3月14日来到双水村担任第一书记。得知牟方发的情况后,两人的心情很沉重,不约而同地意识到,牟方发这个有文化的贫困户内心的清苦远大于物质上的困难。


去年3月29日,李其贵吃过晚饭,带上手电筒,他要与老牟来一次彻夜长谈。拉家常,套近乎,牟方发慢慢地开始接受一直让他有抵触情绪的干部了,他把这么多年来内心的苦闷向李其贵和盘托出。得知牟方发的儿子服刑近6年,他既不愿也无钱去探监。李其贵自掏腰包900多元,带上老牟和他女儿牟田一起去宜昌看望儿子。回到家后,牟方发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睡得如此踏实、香甜。

2017年4月26日,晏黎第一次来到牟方发家。一进老牟的院坝,对他的情况早已了然于心的晏黎也不管老牟热不热情,暖暖地来上一句“老辈子在忙啥子嘛”,然后径直走进牟方发屋里,把楼上楼下看了个遍,还把老牟喂的珍珠鸡、鸽子,还有院子里的苗木盆景拍了个遍。临走,她拉着比自己父亲还年长的老牟说:“来,我俩合个影!”

当天,牟方发高兴地把与晏黎的合影发到微信朋友圈,并配上“第一书记下乡结穷亲”的文字。从此,微信成了这对老少朋友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得知老牟喜欢花木盆景,晏黎专门到城里新华书店买来《图解树木盆景》一书,鼓励老牟发展园艺盆景致富。看到老牟爱好写写画画,却只能就着烟盒、废纸,晏黎为老牟买来了书法笔、纸张和一个大笔记本。

去年6月,晏黎受派去省城学习一个月。学习之余,晏黎也不忘通过微信等方式同牟方发保持联系,关心他的生产生活,宣讲扶贫政策,鼓励他开动脑筋勤致富、巧致富。

驻村干部诚心换真心 老人重写扶贫对联

如今的牟方发重拾信心,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7月1日,牟方发为村委会送来他精心制作的对联:“共产党真心实意精准扶贫,工作队苦思冥想排忧解难”,横批“扶贫路上”。贴上对联,他把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拉到一起,高兴地同他们合影留念。

去年趁“七一”过节,老牟把自家门前的对联也换了。左边窗户贴着:“科学种田做魅力农夫,精细生产当合格村民”;右边窗户贴着:“吃苦耐劳苦是调味剂,享乐挥霍乐乃迷魂汤”;大门上的对联是:“相信驻村干部认真学习方可脱贫,依靠帮扶同志努力生产才能致富”,横批“共产党好”。

来源:云上恩施综合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