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猕猴出没”屡伤人 林业部门已递交捕猎申请

2018-09-12 09:09  

“猕猴出没”屡伤人 居民出行需带棍

可能是食源不够或报复性咬人,林业部门已递交捕猎申请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巴东县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在逐年增加。这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近日,该县县城白土坡社区白岩沟一带栖息的猕猴群不仅毁坏庄稼,还屡屡上演咬人事件,当地居民苦不堪言。

9月4日,该社区居民张泽菊向当地林业部门野保股报案称,自己在楼顶晾晒农作物时遭野猴袭击,咬伤小腿。

“看到有猴子在不远处,我正打算转身走开,就听到后面‘呼呼’声音,他追上来就咬了我的小腿两口。”尽管有村民看到猴子后大声呼叫张泽菊小心,但依然没有逃脱猴子的“魔爪”。

据介绍,咬人的野猴书名叫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事实上,白岩沟历史上就生活着一个猕猴群。1995年建白岩沟大桥的时候,因爆破作业,这群猕猴被迫迁徙到其他地方安居。2017年夏天,他们又回到“故乡”。据统计,当前猴群总群数量为5只,主要生活在白岩沟大桥沟谷两侧的丛林中。

据悉,“肇事”野猴为成年公猴,野性十足,经常躲在路边树丛中或者潜伏在居民家中伺机伤人。该桥附近的小广场是猕猴经常出没的地方。为此,在附近锻炼的老人和带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是结伴同行,而且随手带着一根木棍,防止被野猴咬伤。据附近居民回忆,在此附近被猕猴咬伤的已不下6人。就在上月10日,大坪社区居民谭大元在此乘凉时就不幸被猕猴袭击,两只手分别缝了5针和7针,小腿处也被咬伤。

真的要管了,要不然不得了!这是附近居民的共同呼声。

“根据我们的分析判断和猕猴的习性,猴子下山咬人可能是由于食源不够,也可能是之前它自己被人类袭击过,所以报复性咬人。”野保股股长谭明凤说。猴子进城,说明生态环境好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从去年猕猴伤人,到今年7月、8月密集伤人,引起了林业部门的忧心。由于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处置,要捉拿、猎捕或者击毙这类保护动物,必须有省林业厅办理特许猎捕证。在未获得猎捕证之前,为了解决猕猴可能是食源不够而伤人这一问题,同时保护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该科计划安排专人为猕猴群投食,实行人性化保护。

此次猕猴伤人在我州已不是首例。去年,鹤峰、来凤等县都发生过猕猴袭击行人事件。

据州林业局野保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的事件发生后,林业部门已经向省林业厅递交了请示,希望省厅派专家对伤人猕猴进行捕猎,然后送往省救护中心,防止其再次伤人。

来源:恩施晚报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0912/665602.shtml

实习编辑:陈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