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在线》报道了
宣恩县公安局民警
面对扬言砍人情绪失控的嫌疑人,
随时爆燃的煤气罐
成功紧急处置
化解危机的案件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详情请戳视频
案 件 回 顾
7月6日,星期五,一条来自于湖北省宣恩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海涛的微信群的信息被人上传到网络上,引发大量关注。
先来看看内容。
王海涛通过微信工作群(特警工作群)发了这么一条信息:有哪几个盾牌、警棍、叉子组合练得过硬?敢面对刀子和斧头的?有真的警情,如果有水平高的,请报名!下面一连串报名的应答,还有女生也在回复。
到底是怎么回事?
7月6日晚9时许,湖北恩施宣恩。警方接到报警,称有人持斧砍人!
民警们火速赶到现场。经了解,宣恩县椒园镇一男子黄某与妻子因女儿抚养权纠纷,情绪失控,持斧头四处砍砸、扬言杀人。
见民警赶到现场,黄某情绪更为激动,拿着装满酒精的桶和一个煤气罐作抵抗。他打开煤气罐并浇上酒精,声称要烧掉整个屋子,还开始数倒计时!
王海涛局长为了缓和事态,决定与黄某进行一场攻心战:谈判。
为表达自己的诚意,他一方面让随行的警员后退离开屋子一定的距离,一方面将自己的佩枪解下递给其他民警。
慢慢地嫌犯的情绪明显有了缓和。一个多小时后,黄某主动将斧子扔在地上。战机稍纵即逝,王副局长带头冲上去,与战友们几秒就将黄某制服。未有人员伤亡。
县公安局副局长,身先士卒冲向最危险的一线,这样的行为,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打动人,也难怪王副局长在微信群里能一呼百应。这样的领导,得到下属的信任和支持完全在情理之中。
末了,案件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就是当现场已经出现煤气泄漏的情况下,王副局长放弃使用枪支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毕竟在光线不好、嫌犯情绪相当激动的情况下贸然开枪,极有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并非所有的犯罪现场都适合使用枪支,通过攻心谈判并最后成功制服嫌犯,才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给我们公安民警点赞!
是你们的负重前行,守护了我们的岁月安好
有 福 利!▽
识别上方图标进入宣恩电话本
可查找宣恩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电话!
来源:中国宣恩网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