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和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即将在州城召开,按照恩施市委、政府关于做好活动现场及州城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自9月3日起,恩施市城管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全员上岗,实行“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重拳出击,剑指城区城市管理中的种种乱象,极力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力争给前来恩施参加会议的贵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一 整治街面秩序改善市容环境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一直以来,人行道上、市场周边乱设摊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广告破损等现象和“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严重影响着州城整体形象。为此,城管部门与城区办事处联合开展了市容市貌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您在人行道上摆摊卖菜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环境,请尽快移到菜市场去。”这是城管队员在日常巡查时劝导流动摊贩的口头禅。为做好市容市貌维护工作,城管队员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每天清晨6点多便开始工作,加大对辖区的巡查频率和管理力度,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贩进入菜市场经营,从源头上控制摊点外溢、占道经营。白天,各辖区城管中队队员走街串巷,对道路两侧的店铺跨门经营、乱设置、乱堆放、乱吊挂、乱停车等行为进行文明劝导;晚上,由整治专班对占用城区主干道摆摊设点、流动烧烤等进行突击整治。期间,以引导违法当事人整改为主,对不听劝导的依法予以严处,力争让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
城市管理没有大小事之分,事事关系城市形象。一些城区主干道的学校周边,是人流聚集、交通拥堵的高发路段,往往因人流量、车流量及流动摊贩众多,使得交通堵塞,加上部分车辆或行人随意穿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长期受到市民关注,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为改善这一现状,城管队员深入各大中小学、幼儿园,每天定点、定人站岗,维持校门口秩序。同时,对占道经营的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依法依规对不听劝阻的流动摊点及店外经营违法行为实行暂扣,以确保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现象得到全面整治。
在严格城市管理、美化市容环境的同时,城管部门从局部到整体,把“僵尸车”、广告招牌、露天餐饮经营场所油烟污染和噪音扰民等问题也列入本次整治的范围,积极营造健康的城市发展环境。
二 整治交通环境规范停车秩序
交通环境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指数的重要标尺,城市道路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很大部分的交通压力。为改善交通环境,城管与交警、运管、城区三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组建联合工作组,积极开展了交通环境综合整治。
据了解,此次整治工作分成8个小组,重点整治交通秩序,完善标示标牌;加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管控力度,规范车辆停车秩序,做好交通疏导及分流指引工作;禁止电动三轮车、电动两轮车、非营运车辆非法营运;规范出租汽车营运秩序,打击黑车营运、强拉旅客等乱象;集中对二手车市场进行专项整治。
“每天出门上班都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就怕堵起走不动。”家住舞阳坝的宋先生说。“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个道路都是乱的。”为改善交通秩序,连日来,城管和交警部门迅速开展了治堵行动,重点针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停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达到“机动车不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不占用停车位”的良好效果。
从城管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收缴摩托车雨伞162把、暂扣违停摩托车160台、暂扣三轮车53台、当场处罚119起、非现场执法140起。下一步,城管和交警部门将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密切协作,共同创建井然有序的停车秩序。同时,城管部门将与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借力,联动执法,更大范围凝聚合力,定时、定人、定岗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采访手记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城市管理部门在这场持久战中也经历着理念、思路及做法的更新与进步。整治所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环境,还有城市的功能、人居的理念。
而面对摊贩流动式“作战”,见缝插针招揽生意,店家随意占道经营等现象,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在开展整治工作中有一定难度,希望市民抱着宽容的心态理解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处。
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关键在于市民自觉的行动支持和更多的参与意识。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作为一座城市的主人,更应主动融入到参与城市管理的队伍中来,为打造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献计献策,自觉自愿地维护城市的形象。
来源:中国硒都网 通讯员:谭华 潘晓茜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