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俏媳妇,倾心扶贫赢得满满赞誉
8月27日,宣恩县沙道沟镇坛子洞村委会这样一幕:该村扶贫专干黄新瑞左手打着吊针,右手正在努力敲键盘,录入贫困户有关资料。笔者询问得知,黄新瑞已感冒多天,吃药迟迟不见好,选择边打针边工作。
“政府和驻村单位这么支持坛子洞村发展,这些驻村工作队的干将们这么努力付出,作为村扶贫专干,我不能请假,没理由不坚持工作。”黄新瑞说。
“小黄这个姑娘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小个头,弱不禁风的身板儿。她一个外地媳妇来当村里扶贫专干,起初大家都不放心,但后来发现她是真心关心这个村及所有老百姓,办事还利索细,有时大半夜还在给村民打电话询问情况,作风十分扎实,还讲原则。”坛子洞村民们如此评价黄新瑞。
克服外地口音,她花了3个月才找到所有贫困户
黄新瑞今年32岁,是广西南宁人,2004年与坛子洞村小伙左宗文相识。夫妻二人都曾在外务工,2008年两人决定返乡创业。回村后,两人养猪,养鸡,开荒种植魔芋发展二十多亩。因为黄新瑞年轻,接受能力快,被村里聘请为扶贫专干。
2017年3月21日,这是黄新瑞踏入扶贫之路的起点。刚到村里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掌握坛子洞196个贫困户具体信息。面对“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现实,黄新瑞的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她是外地口音,打电话找贫困户核实信息,导致大多贫困户以为是骗子直接挂掉电话。通过她反复走访解释,并建立微信群,整整花了3个月才找到所有贫困户,通过微信群来告诉贫困户现在扶贫政策,更好地掌握他们的生活、收入等情况。
那一晚,我深刻体会到这么多年坛子洞老百姓生活的艰辛
“2017年4月,村支部书记侯延辉叫我去坛子洞五到八组弄危房改造的佐证资料(拍贫困户房屋照片),早上六点出发,晚上快12点才到家。”黄新瑞回忆,返程时她一人回来。
天渐黑了,第一次走访这几个村组,凭借着早上百度导航路线的截图找路回家。走到小地名叫黄家沟时,3公里小路无人家,又是毒蛇多的季节,随手整了个小棍随时准备打蛇,不时还传来不知名的动物叫声,没有手机信号,心里无比恐惧。她心里默念着扶贫任务与家人的期盼,含泪冒汗地走。走到悬崖边时,脚滑了一下,险些掉下去,有幸抓到一根树枝。只能继续往前走,走到十一组皮家垭,已是晚上十点,手机只有一格电,开启了省电模式,走一段路用手机照一下路,如此反复,看见不远处仿佛有微光,以为是人家,加快了步伐,但等她走过去,发现只是萤火虫的微光而已,手机也已关机。后来伴着月光,凭记忆走到12组, 慢慢对地形熟悉起来。
“我丈夫左宗文开车来到杨家河终于找到我。看到他的那一瞬间,我像个孩子一样,内心突然坍塌了,忍不住哭了起来。走这么远的路,我深刻体会到这么多年坛子洞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我期待着扶贫带来的变化,坛子洞通路的那一天!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能有坛子洞现在,一想到以前,就特别难忘。”黄新瑞提起往事,言语间有些哽咽。
“我的工作是能够为村民带来实际利益,从此工作更有动力了”
“坛子洞十组有个五保户陈九学,他的邻居报信说房瓦被风吹。我第一时间赶去这户人家,走进他的卧室,光线较暗,空气中散发出一股霉味,被子可能很多年没有换过,难以想象这么多年他是这么生活过来?回到村里,将所见情况汇报给村领导,并且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9月天冷了,危房也改好,衣服被子也送来。老人握着我的手连连表示感谢。突然感到我的工作是能够为村民带来实际利益,从此工作更有动力了。”谈到这,黄新瑞嘴角扬起了微笑。
宣恩县公安局驻坛子洞村工作队,她感触颇多:“县公安局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光学,2017年8月来坛子洞,经常一下乡走访几天才回村里,因为离村委会太远。驻村工作队带百姓找水源,接水管送温暖,督办项目工程,晚上在村里经常做资料到深夜。”
丈夫左宗文一直鼓励黄新瑞放手参与到扶贫中去,儿子由他照顾着。
“本来是为了顾及家庭才返乡创业,现在做扶贫专干反而顾不到家了,每次孩子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我都说马上了,可这个马上让他的实在太久。繁杂事的早出晚归,无论多晚丈夫都会来接我回家,我觉得亏欠家人太多。”聊到小家庭,黄新瑞不禁再次落泪,“但是,要舍小家顾大家。”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 梁阿羚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uSF9WAX100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