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家在2000多公里外的辽宁,但她却是48个恩施孩子的妈妈

2018-08-13 21:19  

今年31岁的翟红雪,是恩施市屯堡乡罗针田小学的一名班主任老师,也是孩子们口中的翟妈妈。2010年从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回家乡发展的机会,选择留在恩施,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是8年。

↓↓↓点击视频看翟红雪的故事

为何会选择在恩施做老师,翟老师这样说:我妈妈说我从小就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我现在教他们语文、英语又是班主任,说实话我很喜欢这里,农村里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不一样,城里有城里的老师,这里更需要我,我就会留在这里。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八年里,翟红雪发现孩子不善于表达是乡村教育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翟老师为他们创造条件,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她带着全班48个孩子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获得了很多奖项。她所带的班级每年都被学校授予“最美班级”的荣誉称号,学生也多次获得市级表彰。翟老师自己也多次获得“优秀老师”的称号。

校长这样评价翟老师:翟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她班上的氛围很好,不像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他们班上的学生很懂礼貌,学习态度也很积极。

记者跟着翟老师上了一节课,课前一首歌是翟老师上课的特色。

↓↓↓点击看视频

不论孩子身处教室的哪个角落,翟老师都能一一照顾。

她说:每个孩子擅长的东西不一样,要找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发光点。

她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妈妈

课上,孩子们踊跃举起的小手足以表示他们对翟老师的喜爱。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教育也是如此。翟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改变着孩子们。这些孩子中,很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没有衣服,翟老师会给他们买两件,没有书,翟老师给孩子们送。

刚开始寄宿时,有些女孩子还不会梳头,翟老师教她们梳头,有的孩子躲在被子里哭,翟老师会守在他们的寝室。她在学校不仅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

有一次,翟老师班的孩子半夜肚子疼,她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半夜过去照顾生病的孩子....

坚守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异乡

2011年,孩子的出生赋予了翟红雪新的身份。这一身份的转变,让她更能体会到和孩子分离的痛苦,她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记得有一次跟孩子视频,孩子在那边哭得撕心裂肺的,我在这边哭,那种滋味真的是......所以我们班上的留守儿童他们其实很想父母,但是他们太懂事了。

为了山里的教育,翟老师独自一人留守在山区,距离恩施两千多公里的辽宁,才是她的家。

对家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愧疚,翟老师这样表述:

我刚来的时候,看看自己家的方向就很想家,我记得我每一次回家父母都会哭。看着我长大的伯伯他去世了,那个时候真的无能为力,又回不去,那个时候真的很揪心。

对于家庭翟老师满是自责和遗憾,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她只能尽量做到一种权衡。不仰头看蓝天,不低头视白水,只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教育的沃土中。她为了山间的朗朗书声,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但却让平凡的孩子拥有不平凡的未来。

来源:恩施电视台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