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恩施市崔家坝镇鸦鹊水集中安置点,4台挖机正在平整场地,现场一派忙碌。
进入9月,恩施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启动,各乡镇倒排工期,任务落实到责任人,掀起了建设高潮。
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不足、特色产业缺乏,没有发展变化,年轻人待不住,这成了不少贫困户的噩梦。
“搬出来后,种地、吃水、行路方便了,赚钱更容易。”徐贵姐是红土乡大岩村黄家台组扶贫搬迁户,今年拎包入住了居住、就业为一体的“幸福庭院”。
怎么搬?搬出来后怎么办?该乡结合乡情,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搬迁安置,实行公共服务、经济收入和惠民政策三保障,建设解决贫困户居住、就业为一体的“幸福庭院”。
民之所需,施政所向。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恩施市将贫困户安置点布局在中心村、特色产业带、乡村旅游区和产业园区周边。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白杨坪镇以培育后续产业、促进群众就业为巩固搬迁成果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鼓励搬迁户利用土地等资源入股,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优先流转、租赁搬迁户土地、山林资源;引进龙头企业,拉长做粗产业链。
“本地加工厂、超市、鞋厂、茶厂,就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200余个。”白杨坪镇党委书记朱永恒说。
朱永恒介绍,白杨坪镇青春大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总规划33栋安置房,可安置228户820人,9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10月完工交房。
民之所需我即为。恩施市自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对每一环节逐一排出完成时限,倒排工期,任务落实到责任人,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
9月完成主体,10月交房。白杨坪镇下了死命令。
倒排工期“星期制”。太阳河乡组建专班,加大督办,现场督查工期质量,确保进度不落后、质量过得硬。
板桥镇快速推进测绘、工程设计、地勘、地灾、造价等相关工作,确保了10个集中安置点177户,分散安置户23户按时开工建设。
在红土乡,石窑“女儿会”风情小镇安置点已平整宅基地106个,新建道路2公里,初步完成了电力、给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质量好,看着就让人放心。”近段时间,一有空,刘本华就会到白果树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工地转一转,对这里的质量和进度很满意。
据了解,恩施市今年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53户、5922人,目前,已经启动43个安置点建设,其中集中安置点22个716户2287人,分散安置点677户1993人,主体建设完工80户292人。
原标题:建设幸福新家园 ——恩施市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童秀清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