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农业局驻上李坪村“尖刀班”成员 李 纳
6月2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大伙起了一个早床,只为一件事——巴东县经济开发区循环路至上李坪村一组与三斗坪村交界处的通村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早上7点准时动工,鞭炮齐鸣、欢声笑语,很多老百姓跑来施工现场观看,可想而知这一条公路对于全村人的重要意义。
简短的开工仪式后,我前往十二组陈发雄家看看大蒜的情况,并一起商讨后期收购事宜。在我正和他们相谈甚欢的时候,电话突然响起。
“我们一起去做做工作,有村民在阻工。”“尖刀班”班长李明伟焦急地说,挂了电话我就往现场赶。
和心里想的人不谋而合,就是黄某某他们一家堵在挖机前不准施工。
“这条进村公路占了我家的山和田,你们不把相应的补偿谈好绝不能开工。”黄某某一家情绪有些激动,似乎觉得今天这一闹就一定要把问题解决好。
“你先把心情平复一哈,你也晓得这条路是我们本村的通村公路,和大家一样的修路占山占地都是没有补偿的,希望我们大家伙一起为村里的建设努力啊,所以我们都各退一步,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条件是村里的绿化建设必须全部由我来负责实施。”
“我们只能说在条件均等的前提下,会优先考虑你,也希望你这次不再出尔反尔,不再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与村民打交道,其实还是要将心比心。跟他们讲一纸协议也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关键还是要让他们从心里接受并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尖刀班”临时党支部书记杜方平说。
从一开始的不解到慢慢领悟,我若有所思地走回我们在村里的住处。这条通村公路本来就是上李坪村祖祖辈辈想完成的大心愿、距离野三关集镇仅10分钟车程,高速路、铁路就在眼皮子底下,这么好的地段却因为交通不方便阻碍了发展,可就是这样的大好事,还是有人因为一己私利不顾大局。脱贫致富的路上,改变他们的思想才是我们“尖刀班”以后工作的重点,可这也是任重道远。
“小李,想啥呢?这么入神。”村民郑远友一声招呼把我拉回了现实。
“这是我刚刚在自家地里摘的新鲜茄子和黄瓜,你们中午做了吃。”郑远友知道我会拒绝,一个箭步冲进厨房,放下菜转身就离开了。
很难想象一个去年隔三岔五就扬言上访的妇女,如今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现在,公路修到了她家门口,再也不用半夜就起来爬山去卖菜了,我们做的工作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想到这里我又会心地笑了。
“尖刀班”的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些感动的瞬间让我认为这就是我的家。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荣丹 整理
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8-08/07/content_114503.htm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