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水总量与常年基本持平,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全州平均月雨量达245毫米,较常年同期基本持平;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单站月雨量为72.5~624.0毫米;各县市月雨量与常年比较:来凤、咸丰均偏多2成,建始、巴东分别偏少2成、4成,其它县市基本持平;主要流域月雨量与常年比较:酉水、郁江、唐崖河偏多1~2成,清江、野三河、马水河、沿渡河偏少1~5成,溇水、忠建河、州城以上流域与常年基本持平。
受降水、高温等因素影响,全州径流时空分布不均,且大多数河流径流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以受水利工程影响较小的清江利川(二)站、酉水来凤站作为代表站,统计其7月份的径流量。利川(二)站、来凤站径流总量分别为0.5138亿立方米、3.2575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22.9%、4.4%。17日至29日,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全州河流水位普遍性较低,大多数河流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达8成左右。
二、局地暴雨重现期达70年一遇,"坨子雨"特征明显
按单站月最大值统计,最大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的有金龙滩、桐子营、卯洞等23站,最大3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金龙滩、卯洞、纳吉滩、上洞坪、大河坝5站,最大6小时、12小时雨量超过140毫米的均为金龙滩、卯洞、纳吉滩、上洞坪4站,最大24小时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金龙滩、两河口、卯洞、大河坝、纳吉滩5站。单站最大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雨量分别为86.5毫米、188.5毫米、233.0毫米、249.5毫米、306.0毫米,均发生在来凤金龙滩水库站,其中6小时暴雨重现期达70年一遇。
三、城区河道水位均未超警,局地山洪影响较大
城区河道均未超警。各县市城区(不包括巴东、咸丰)最大洪峰流量,以清江恩施站最大,7月6日1时35分达到821立方米每秒。
河流水位变化频繁,局地山洪影响较大。3日至6日,全州各主要河流普遍性涨水,郁江、唐崖河、酉水等河流涨水过程较为显著,其中酉水来凤城区以下洪水量级最大,据各电站上报的水情信息显示,塘口、纳吉滩、金龙滩等3座电站5日8时出库流量分别达到1830立方米每秒、2070立方米每秒、3700立方米每秒。受分散性短时强降水影响,部分小流域因山洪暴涨造成的影响较大,如鹤峰中营镇等。
四、水库总体蓄水与去年相差不大,部分水库多次开闸泄洪
全州30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杨东河水库)蓄水总量(亿立方米):7月1日8时、7月11日8时、7月21日8时、8月1日8时分别为38.99、47.48、46.53、46.66,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0.09、2.33、-3.81、-0.33。
7月19日8时,全州12座中型水库、68座小(1)型水库及塘堰生态蓄水总量5.827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0.013亿立方米。
受阶段性降水偏多影响,全州大中型水库大部分开闸泄洪,尤其是酉水、郁江流域部分水库多次持续性泄洪。据各电站上报的水情信息显示,塘口、纳吉滩、金龙滩等3座电站7月5日8时出库流量分别达到1830立方米每秒、2070立方米每秒、3700立方米每秒。
五、遭遇近30年来第二热,部分区域出现阶段性农业旱情
7月17日入伏,初伏7月27日结束。初伏恩施几乎成了火炉,最高气温飙升到42.6℃。半个多月来,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市民在35℃以上的高温中接受"烤"验。据州内新闻媒体报道,17日至27日,每天都有部分气象观测站实测气温超过37℃,前10天最高气温均达到或超过40℃。最高气温出现在巴东县高岩、巴东县平阳坝、来凤县塘口站,其中平阳坝自18日开始连续9天最高气温超过40℃。近30年来,除2006年最高气温超过44℃外,今年7月成为历史第二热。
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州内部分区域出现了阶段性农业干旱。17日至28日,全州平均蒸发量约58.3毫米,较常同期偏多5成。26日至31日,全州普遍降水,平均降水量达67毫米,受其影响,目前全州农业旱情基本解除。
来源:恩施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通讯员:侯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