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30多名曾在广州军区舟桥三十二旅服役的退伍军人到鹤峰看望他们的“父亲”!一起来看看老人的这些儿子们!
他们在鹤峰革命烈士陵园集体宣誓
7月29日,30多名广州军区舟桥三十二旅退伍军人整齐地站在鹤峰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我们是21世纪的青年,我们是光荣的儿女,我们要继承先烈光荣传统,发扬前辈的爱国精神……”
他们替去世的老战友看望父母
祭扫陵园之后,他们来到走马镇古城村看望老战友伍敏的父母。
伍敏,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人,1973年10月6日出生,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出现役,服民兵预备役。在部队里,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多次参加部队演习演练、抗洪抢险救灾和国家通信光缆施工仼务,多次受到部队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为部队建设作岀了积极贡献。
退伍回到家乡后,他退伍不褪色,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聘于走马城建事务所工作,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扬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受到当地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2001年12月22日,他与同事前往走桑线唐家村处理公事,因遇道路塌方,不幸发生车祸,身受重伤,光荣因公牺牲。
退伍军人们围着老父亲坐着,嘘寒问暖,亲切交谈,并表示:“伍敏不在了,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子,我们会替他常回家看看的。”
听到这里,老父亲给“儿子们”敬了一个军礼。
30多名兄弟来到战友的坟前,唱起战友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
告别之际,伍敏父亲反复叮嘱,“儿子们一路平安,我听你们的,保重身体,快乐生活,你们有空常回家坐坐。”
致敬!给所有的军人
一大批恩施籍军人或是奋战在恩施的军人以忠诚为使命,以奉献为勋章,把青春融入了祖国的山河,用行动诠释铁一般的信仰。
✪还记得2017年1月最火的这句话吗?“我是消防员,要去灭火,你帮我看下孩子。”
△恩施小伙子田彬在救火
2017年1月21日,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武商量贩起火,调休的消防战士田彬原本带着儿子准备去吃饭,发现火情后,他拉住一位路人,“我是消防员,帮我看下孩子,我先去灭火”,说完迅速拿过灭火器冲上楼顶……
点击看详情
✪为救战友牺牲的烈士龚昊
点击看详情
△龚昊烈士遗照
✪从国旗卫士到村支书的赵寄凯
点击看详情
“国旗卫士”到恩施这个地方当村支书,公务员考试前村民希望他考不上
✪退伍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们!
罗明午
个人简介:1981年入伍,原武汉军区54军161师483团一营二连班长,现为咸丰县扶贫办主任。
个人感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怕牺牲、挺身而出是军人的职责和价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必须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是政治责任、历史担当、为民情怀,更是一份厚重的宣言。
王晓磊
个人简介: 1998入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原武警恩施州支队正营职干部,2016年转业,现为州委州直机关工委驻咸丰县清坪镇高峰村第一书记。
个人感言:脱贫攻坚和保家为国,不一样的战场有一样的担当,让我们怀着一颗报效祖国、感恩军旅、回报人民的拳拳之心,参加到脱贫攻坚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战役中去,做一个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王敦才
个人简介:2008年入伍,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宣传处任通讯员,下士军衔,2013年退役,现为州委州直机关工委驻咸丰县唐崖镇四方石村第一书记。
个人感言:穿上军装,我就暗下决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比穿上军装时更要难忘,军人的灵魂,亮剑的精神,早已根植心底,融入血脉,直到现在我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兵,一个永不褪色的老兵,必须时刻保持军人的本色。如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将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用心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的风采,树立驻村工作队的良好形象,把四方石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蔡立勇
个人简历:1999入伍,曾服役于西藏军区某部,2015年退役,现为宣恩县恩航富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长。
个人感言:2015年退役回到家乡,本来可以选择政府安排工作,但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状况,心中很不是滋味,我想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情,把部队好的作风带回地方,做到退伍不不褪色,说干就干,我成立宣恩县恩航富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老百姓的支持下及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正在按规划的步骤向前发展,我想进一步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与老百姓一起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田恒书
个人经历:1992年12月入伍,在沈阳军区第四十集团军先后任连队排长、指导员、副教导员,2006年转业,现为巴东县扶贫办副主任。
个人感言:军营的生活锻造了我,培养了我的优良品质,虽已退伍多年,骨子里仍有军人的特质,那就是纪律和服从。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将用军人的刚毅、果敢和勇于挑战的品质冲锋在前,奋勇前行,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祝明明
个人经历:1997年入伍,曾在利川市消防大队服役,2002年退伍,现为州残联驻建始县景阳镇高燎村“尖刀班”成员。
个人感言:在部队,听取指挥,能打胜仗是军人的天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将时刻听从指挥,把群众利益时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再立新功,再作贡献。
刘计伟(右一)
个人经历:1999年12月入伍,2004年11月退伍,曾在武警恩施州支队警通中队警卫排服役,现为州精准脱贫督战队宣恩支队督战队员。
个人感言:“学成文武艺,弄潮大时代”是退伍军人的追求,我无比幸运,在全州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刻加入精准脱贫督战的队伍,能够在这样一个战场上发挥中国军人的“战魂”。我必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做好扶贫督战工作,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展现军人的奉献和担当。
历史把光荣镌刻在岁月深处
年华将使命书写在时代潮头
致敬!
给所有的军人!
来源:恩施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MbH7i_1BXT2l2GUY6F-pFQ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