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刘志彪查看贫困户吴自秀家的贝母长势。(记者赵婧摄)
水泥路到家到户,文化广场、环保垃圾箱、公共厕所等配套公共设施完善……漫步鹤峰县太平镇祝家台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缓缓地舒展开来。
祝家台村曾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信息;无主导产业、无村集体经济、无便民服务中心、无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无村级卫生室的典型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4.13%。
“村里的变化离不开州烟草专卖局的真情帮扶,更离不开该局驻村第一书记刘志彪等工作队员的辛勤付出。”祝家台村村支书燕道敏深有感触地说。
刘志彪说,自己是从江西井冈山走出来的娃儿,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第一愿望就是回农村,用党员的初心为民修好“三条路”。
打造共享幸福路
脱贫摘帽,完善设施是基础。
“刘书记,你们已经出钱帮我家进行危房改造了,还出钱帮我们村发展产业,现在又拿钱帮我们改厕改厨,你们图什么呢?”7月19日,83岁的村民彭振元与刘志彪拉家常。
“啥也不图!作为帮扶干部,走到你们家,看着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心里高兴。”刘志彪一脸微笑。
驻村以来,州烟草专卖局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全村实施道路硬化9.7公里,新建砂石路8.3公里,落实道路维修8.94公里,新建便民服务大厅8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200平方米,安装综治“雪亮工程”,新建村级卫生厕所一处,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0立方米。目前,该村正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铺就发展致富路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
“想把养牛规模扩大,但是资金不够,是刘书记帮我周转了1.2万元,让我的养牛产业稳定发展。”提到州烟草专卖局,村民苏付生总是有说不完的感谢。
今年以来,驻村“尖刀班”通过实地调研,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激励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及种植等产业,发展中蜂350余群、生猪300多头、生态土鸡2000余只、山羊300余只、药业产业500余亩,为贫困户落实产业发展贴息贷款109万元。
驻村“尖刀班”还探索“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创建集体经济电商平台,将该村特色农产品转换成可交易商品,实现交易额3.61万元。
此外,争取县级光伏发电项目50千瓦,创办村级便民商店,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超出5万元。
密切党群联系路
脱贫奔小康,凝聚合力是保障。
“当地常住的90余户220余名村民,基本都是老弱病残的空巢老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第一次到村了解的情况,让刘志彪一行深感意外的同时,明白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7名“尖刀班”成员克服困难,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岗位在村,点滴用心,与村民建立鱼水之情。
刑满释放的陈志海利用服刑期间所学的从事铝合金安装,而他本人无法贷款。刘志彪了解情况后,为其担保贷款14万元。
贫困户罗仲林危房改造需及时申报,刘志彪冒雨徒步往返近30公里山路,收集申报资料,并上报通过。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看我啊,我都快记不清你的模样了。”每当5岁的女儿拨通电话时,刘志彪总是安慰女儿要乖乖听妈妈的话。
真扶贫,扶真贫。刘志彪以村为家,用实际行动锤炼党性,诠释对党的忠贞,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如今,最让刘志彪担心的是如何让祝家台村稳定脱贫不返贫。扶贫路上,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来源:恩施日报
链接:http://www.enshi.cn/2018/0801/657321.shtml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