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河边,几位市民正在游泳。
每年暑假,都在提暑期安全,而夏季防溺水更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从各媒体的报道来看,溺水是造成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又将进入多发期。
暑期临近,怎样度过一个安全又快乐的暑期,成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中,特别提出预防溺水事件6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广大中小学生紧绷这根弦,以防悲剧发生。
夏季溺水事件高发,未成年人下水需谨慎
“昨日,我们冬泳协会草拟了一个‘防溺水倡议书’,要求每个会员转发到朋友圈,希望快速扩散,引起大家的重视。”7月9日,州清江冬泳协会会长卢光霁告诉记者,协会成立多年来,会员遇到过很多群众溺水事件,夏季更是溺水事件高发期。
“有时候很幸运,他们救起了溺水者,有时候打捞上来的只是一具尸体。”卢光霁说,他们在水里救援打捞,岸上的家属撕心裂肺的呼喊让每个救援队员都很难受,他们希望不要发生溺水事件。“去年夏天高考之后,4名学生结伴到大沙坝游泳,结果3人溺水,家长们打电话求我们帮忙打捞尸体,尽管最后尸体打捞上来了,但这对于几个家庭来说打击都很大。”
“我们是游泳队员,也是义务救援队员。老欧甚至24小时驻守在清江河边,以防意外发生。”据卢光霁介绍,老欧是一名退伍海军,今年56岁,他长期驻守在州城风雨桥下,岸上还有协会准备的各种救援设备。“我们的救援设备毕竟不专业,防溺水最重要的还是得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这两天全州都在下暴雨,河面上雾霭重重,水流湍急,很多人反而不敢下水。最怕的就是天气晴朗时,看起来水面平静,但很多人不了解水情,从而发生溺水事件。”卢光霁接着说,一些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他们的游泳技术不过关,有时候无法应对某些突发状况,就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据他介绍,州城清江段有4处水域水势比较复杂,在这些水域游泳有可能发生溺水事件。即州城清江段的猫子塘、二水厂、滨江花园、大沙坝等河段水域发生溺水事件的概率比较大。
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重点要做到“六不”
“一定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据卢光霁介绍,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比例较高,学校和家长一定要从源头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尽量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他特别指出,防止学生溺水,并非夏季不游泳,而是要从小教会孩子游泳,让游泳成为孩子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不提倡中小学生独自下河游泳,学生游泳应该有监护人照看。”卢光霁说,即使选择野泳,也要结伴而行,不能单独下水。同时还要选择安全的游泳点,提前留意好天气状况和水域环境。除此之外,中小学生包括成人还应该学习一定的溺水救援知识,包括下水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发现溺水者后采取的措施及把溺水者救上岸后的现场抢救,还有溺水自救等。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关于暑期预防溺水事件特别提出了六个“不”: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 刘盟萌
http://www.enshi.cn/2018/0710/653041.shtml
责任编辑:吴佳翼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