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交部南楼三层,
有一个有名的蓝色大厅,
被叫做“蓝厅”。
蓝厅的大名是外交部新闻发布厅,是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外媒体吹风会、蓝厅论坛等重要活动举办的地方。
而正是这间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蓝厅,7月12日将成为湖北的主场——今天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宣布,12日下午,外交部全球推介湖北专场活动将在蓝厅举行。
当天,将有约480名中外嘉宾参加湖北专场,其中包括230多名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及外国驻武汉总领事。
这将是湖北的一次世界级亮相。
一个地方的“国际范”,
从其国际城市朋友圈可窥见一斑。
本期“墨墨说”,
就给各位来说说
湖北与友好城市交往的故事。
从1979年建立第一对中美省际友好关系,到现在同40个国家结成94对友城合作关系——39年来,湖北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目前友城数量全国排名第七。友城合作和民间外交已成为湖北扩大开放的重要渠道。
中美第一对友城:湖北与俄亥俄州
1979年10月31日,湖北与俄亥俄州签署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协议,这是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建立的第一对友好省州关系。
此时,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尚不满一年,距离中美正式建交也还不到一年,在当时刚刚开放国门的中国,这是一件很开放的事,被称为“中国地方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
1979年10月31日湖北省和美国俄亥俄州正式签署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协议,时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陈丕显与俄亥俄州参议院主席麦歇尔(Harry Meshel)互赠锦旗。
湖北与俄亥俄州是如何牵手的?缘于1979年7月的一次访问。
时任俄亥俄州州长詹姆斯·罗兹访问湖北。据当时的省外办接待处工作人员赵广福回忆,罗兹在访问北京之后,提出到中国的一个省访问,外交部推荐了湖北省。
在鄂期间,罗兹一行考察了省博物馆、东湖、武汉钢铁公司、青山热电厂、武汉大学、武汉国棉二厂等。在武汉举行的答谢宴会上,罗兹当众宣读了邀请陈丕显等湖北省领导访问俄亥俄州的正式文书。此举可谓向湖北主动“示好”。
8月14日至9月6日,时任湖北第一书记的陈丕显率湖北代表团访问俄亥俄州。
仅仅过了1个多月,即当年10月29日,俄亥俄州参议院副议长亨利·麦歇尔率领的代表团访问湖北。
10月31日,麦歇尔作为罗兹的授权代表,与陈丕显正式签订友好省州关系协议。当晚,省、市各界1500多人在洪山礼堂集会,隆重庆祝。
1979年,湖北与美国俄亥俄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
成为中美历史上第一对友好省州。
由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当时双方签订的友好协议文本,从行文到格式,包括英文版本,均由湖北省起草,然后送外交部逐字逐句推敲审定。
自此,湖北成为全国地方对外开放的“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初,其他省市与美国的州签订省州友好关系协议前,都来学习湖北的范本和经验。
湖北与俄亥俄州的牵手,创造了中美关系史上“四个第一”
友好省州协议的签订,确立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第一对地方政府间友好关系。
湖北省出口商品展销会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行,这是中国在美国举办的第一次展览。
湖北派克密封件厂在汉注册成立,这是中美两国第一个省州合资企业。
中美两国第一个省州科技合作协议签订。
中国金丝猴首次走出国门:每人限看3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省州友好交往的一项内容,1986年,武汉动物园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公园缔结友好关系,双方先后交换数十只动物。其中,中国金丝猴曾到俄亥俄州展出,美国2只黑猩猩来汉安家。
1987年5月至10月,武汉动物园职工高新堤和杨墩敬一起携2只四川金丝猴前往美国克利夫兰、辛西那提展出。这也是中国金丝猴首次走出国门。
高新堤回忆,美国人非常喜欢中国的国宝动物金丝猴,大街小巷里都贴满了金丝猴的宣传画,当地记者甚至住在动物园里报道。由于参观者太多,动物园规定每人只能看3分钟。看了金丝猴后,许多人竖起大拇指:“中国金丝猴,漂亮!”
2只金丝猴在俄亥俄州展出半年后回国。目前,这两只金丝猴已去世,它们的后代仍生活在武汉动物园里。
本月初,德国西部的杜伊斯堡市,首次迎来了中国的京剧表演团队——武汉京剧院。这也是“武汉京剧院国际友城巡演”的首站。
演出惊艳了德国观众。杜伊斯堡市市长索伦·林克当场发出邀请,希望武汉京剧院2020年再访杜伊斯堡,参加该市与杜塞尔多夫、科隆共同打造的欧洲最大“中国节”。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事实上,这样愉快的“走亲戚”,已经在武汉与杜伊斯堡之间延续了36年。
1982年10月8日,杜伊斯堡市长Josef Krings与武汉市时任市长黎智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武汉与杜伊斯堡正式结为友好城市,成为中德间第一对友好城市。
两城之所以结好,缘于一位德国工程师夫人在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惊鸿一瞥”。
1978年开始,两市钢铁企业开启了紧密合作。由杜伊斯堡的公司Mannesmann-Demag、克虏伯工业技术公司、蒂森咨询公司三家共同组成的联合财团在武汉市建设了一个冷轧钢厂。当时有大约300名德国工程师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生活在武汉,其中的大部分来自杜伊斯堡。
有一天,一位德国工程师陪刚来武汉的夫人到长江边散步,他的夫人看到汉江与长江交汇的景色,不由联想起家乡,杜伊斯堡正位于莱茵河与支流交汇处。
当时,杜伊斯堡和武汉都是工业城市,都属于两国的钢铁业中心。这位工程师夫人回去后即向市长写了一封信,呼吁杜伊斯堡与武汉结成友好城市。
1982年10月8日,时任杜伊斯堡市市长Josef Krings与武汉市市长黎智在建立友好城市的协议书上正式签字。
两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以来,领导层互访频繁,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
1984年8月,杜伊斯堡通过联邦德国退休专家服务局向武汉派出第一批技术专家。其中一位叫威尔纳·格里希。当年11月,格里希被武汉市政府聘请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洋厂长”走马上任。
当时的国外媒体评论说,格里希当厂长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进程中“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
武汉与杜伊斯堡的友谊还在不断升温。2015年9月11日,德国联邦铁路局在武汉友好城市杜伊斯堡市举行仪式,隆重命名行驶于鲁尔区的一列客运列车为“中国武汉号”(“Wuhan China”)。这是德国历史上首次以外国城市命名客运列车。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除武汉外,其他市州也结交不少“洋朋友”
1979年以来,湖北建立的94对友好城市关系中,湖北省25对,武汉市26对,还有其他市州的19个城市共结交了43个“洋朋友”。
外方城市 | 国别 | 结好时间 | ||
湖北省 | 1 | 俄亥俄州 | 美国 | 1979-10-31 |
2 | 亚拉巴马州 | 美国 | 1985-10-07 | |
3 | 加拉茨县 | 罗马尼亚 | 1987-05-27 | |
4 | 南方省 | 喀麦隆 | 1993-10-30 | |
5 | 布列斯特州 | 白俄罗斯 | 1994-02-26 | |
6 | 基辅州 | 乌克兰 | 1994-03-09 | |
7 | 阿基坦大区 | 法国 | 1996-05-09 | |
8 | 楚河州 | 吉尔吉斯斯坦 | 1997-01-23 | |
9 | 洛林大区 | 法国 | 1998-02-04 | |
10 | 南大河州 | 巴西 | 2001-12-06 | |
11 | 萨拉托夫州 | 俄罗斯 | 2002-12-04 | |
12 | 莱特省 | 菲律宾 | 2004-02-12 | |
13 | 海尔德兰省 | 荷兰 | 2006-04-24 | |
14 | 泰勒马克郡 | 挪威 | 2006-05-18 | |
15 | 萨克森州 | 德国 | 2007-06-29 | |
16 | 埃尔奥罗省 | 厄瓜尔多 | 2007-11-08 | |
17 | 加扎省 | 莫桑比克 | 2008-10-20 | |
18 | 库亚瓦滨海省 | 波兰 | 2011-06-07 | |
19 | 达拉纳省 | 瑞典 | 2011-09-07 | |
20 | 瓦隆地区 | 比利时 | 2012-06-14 | |
21 | 坎帕尼亚大区 | 意大利 | 2013-10-29 | |
22 | 东阿塞拜疆省 | 伊朗 | 2014-07-08 | |
23 | 杰尔-莫松-肖普朗州 | 匈牙利 | 2014-10-28 | |
24 | 忠清北道 | 韩国 | 2014-11-07 | |
25 | 北爱尔兰地区 | 英国 | 2017-12-02 | |
武汉 | 1 | 大分市 | 日本 | 1979-09-07 |
2 | 匹兹堡市 | 美国 | 1982-09-17 | |
3 | 杜伊斯堡市 | 德国 | 1982-10-08 | |
4 | 曼彻斯特市 | 英国 | 1986-10-27 | |
5 | 加拉茨市 | 罗马尼亚 | 1987-08-12 | |
6 | 基辅市 | 乌克兰 | 1990-10-19 | |
7 | 喀土穆市 | 苏丹 | 1995-09-27 | |
8 | 杰尔市 | 匈牙利 | 1996-10-30 | |
9 | 波尔多市 | 法国 | 1998-06-14 | |
10 | 阿纳姆市 | 荷兰 | 1999-09-07 | |
11 | 清州市 | 韩国 | 2000-10-29 | |
12 | 圣珀尔腾市 | 奥地利 | 2005-12-20 | |
13 | 克赖斯特彻奇市 | 新西兰 | 2006-04-04 | |
14 | 万锦市 | 加拿大 | 2006-09-12 | |
15 | 博伦厄市 | 瑞典 | 2007-09-28 | |
16 | 科波沃市 | 冰岛 | 2008-04-25 | |
17 | 阿什杜德市 | 以色列 | 2011-11-08 | |
18 | 埃松省 | 法国 | 2012-12-21 | |
19 | 伊兹密尔市 | 土耳其 | 2013-06-06 | |
20 | 蒂华纳市 | 墨西哥 | 2013-07-12 | |
21 | 萨拉托夫市 | 俄罗斯 | 2015-08-07 | |
22 | 康塞普西翁市 | 智利 | 2016-04-07 | |
23 | 比什凯克市 | 吉尔吉斯斯坦 | 2016-11-02 | |
24 | 哈尔基斯市 | 希腊 | 2017-05-11 | |
25 | 伊热夫斯克市 | 俄罗斯 | 2017-06-16 | |
26 | 斯旺西市 | 英国 | 2018-01-31 | |
鄂州市 | 1 | 阿本古鲁市 | 科特迪瓦 | 1992-12-24 |
2 | 三条市 | 日本 | 1994-04-28 | |
3 | 怀阿拉市 | 澳大利亚 | 1997-09-08 | |
黄冈市 | 1 | 皮亚塞赤诺市 | 波兰 | 2010-06-18 |
2 | 依木斯市 | 菲律宾 | 2011-12-24 | |
3 | 卡纳兰德市 | 南非 | 2015-08-03 | |
黄石市 | 1 | 罗特威尔县 | 德国 | 1994-10-25 |
2 | 纳尔逊市 | 新西兰 | 1995-11-10 | |
3 | 关市 | 日本 | 1997-12-01 | |
荆门市 | 1 | 里奥兰曹市 | 美国 | 1997-10-16 |
荆州市 | 1 | 会津若松市 | 日本 | 1991-06-15 |
2 | 白采尔科维市 | 乌克兰 | 1996-07-01 | |
3 | 韦斯特切斯特郡 | 美国 | 1998-06-12 | |
4 | 江陵市 | 韩国 | 2004-10-19 | |
5 | 门罗市 | 美国 | 2007-05-15 | |
十堰市 | 1 | 克拉约瓦市 | 罗马尼亚 | 1999-12-23 |
2 | 恩格斯市 | 俄罗斯 | 2010-12-11 | |
随州市 | 1 | 皮里港市 | 澳大利亚 | 2000-09-27 |
咸宁市 | 1 | 太白市 | 韩国 | 2013-06-24 |
2 | 义王市 | 韩国 | 2015-09-06 | |
3 | 威莱士艾吉哈兹市 | 匈牙利 | 2016-06-22 | |
襄阳市 | 1 | 犬山市 | 日本 | 1983-03-31 |
2 | 科斯特罗马州 | 俄罗斯 | 2001-11-01 | |
3 | 罗利市 | 美国 | 2010-05-18 | |
4 | 史密斯福尔斯市 | 加拿大 | 2010-08-26 | |
5 | 哥伦布市(印第安纳州) | 美国 | 2011-09-20 | |
6 | 威克菲尔德市 | 英国 | 2016-07-18 | |
7 | 茶胶省 | 柬埔寨 | 2016-08-22 | |
孝感市 | 1 | 布列斯特市 | 白俄罗斯 | 1993-03-26 |
宜昌市 | 1 | 梅斯市 | 法国 | 1991-01-28 |
2 | 塞德港市 | 瑞典 | 1994-10-22 | |
3 | 路德维希堡县 | 德国 | 1995-05-03 | |
4 | 扎波罗热市 | 乌克兰 | 1997-10-16 | |
5 | 瓦朗谢讷市 | 法国 | 1998-04-23 | |
6 | 查尔斯顿市 | 澳大利亚 | 2001-08-10 | |
7 | 伊瓜苏市 | 巴西 | 2006-07-24 | |
8 | 华盛顿郡 | 美国 | 2006-08-31 | |
赤壁市 | 1 | 巴拉诺维奇市 | 白俄罗斯 | 2001-09-12 |
红安县 | 1 | 约巴琳达市 | 美国 | 2015-05-20 |
潜江市 | 1 | 海登海姆市 | 德国 | 1994-07-05 |
2 | 怀王市 | 澳大利亚 | 2014-09-15 | |
仙桃市 | 1 | 新奥里藏特市 | 巴西 | 2005-05-30 |
钟祥市 | 1 | 泰库奇市 | 罗马尼亚 | 1996-08-16 |
德甲联赛上挂起大幅海报:“拜仁慕尼黑欢迎潜江”
其中,31年前的一次医疗救援,让潜江市与德国海登海姆市结下不解之缘。
海登海姆市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东部城市,是海登海姆县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位于施瓦本汝拉山北侧的布伦茨河畔,人口约5.1万,面积107平方公里。
1987年,巴登符腾堡州红十字会为潜江县人民医院援助救护车等医疗器械设备70多万元,海登海姆县医院为潜江培养急救人员。两市的友谊之旅也由此开启。1994年7月5日,双方在海登海姆市政府艾迈尔大厅共同签署协议,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资料图
1997年1月,潜江市荣誉市民、《海登海姆新报》原总编库尔特•恩格勒先生访潜回德后,在《海登海姆新报》及其它报刊上发表有关潜江信息40余篇,并在德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上制作大幅宣传潜江的广告“拜仁慕尼黑欢迎潜江”。
同年5月,一对来自海登海姆市的夫妇骑自行车从海登海姆市出发,绕了半个地球,历时1年时间,最终到达潜江市,他们说“我们回到了第二故乡”。
发展友城关系就像“谈恋爱”:两座城市一般是先通过合作项目或共同兴趣来相互“认识”,有合作成果后再“深谈”,随后签订意向书,就像“订婚”,最后缔结友城关系,领取合法“结婚证”。
上述94对友好城市关系,属于修成正果领取合法“结婚证”的。除此之外,湖北还结成了200多对友好交流关系城市,也就是正在“谈恋爱”或已经“订婚”的。
比如洪湖市与新西兰胡鲁努伊区。
2017年,两地签订了国际友好交往城市备忘录。
它们的缘分,由90多年前的一位新西兰人开启。他曾与白求恩一同入选“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
上世纪30年代,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来到中国,在这里度过了60年的岁月,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新西兰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事业,也与湖北结下不解之缘——他于1932年帮助洪湖人民抗洪救灾,先后5次访问洪湖,并写下长篇巨著《洪湖精神》;1938年,他倾力推动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武汉成立,掀起了中国工业救国的热潮。
图为2017年11月22日,洪湖的中学生与路易·艾黎锡青铜雕像合影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墨墨见证了洪湖与路易·艾黎家乡胡鲁努伊区的友谊升级——
2017年11月22日,路易·艾黎雕像揭幕仪式在洪湖市江堤公园举行。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以及来自新西兰胡鲁努伊区的友人,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3日,新西兰隆重举行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受湖北省政府外侨办委托,墨墨作为湖北代表团团长,率领湖北的7名大学生,全程参加了新西兰的系列纪念活动。
12月2日,一座湖北参与捐建的红色“友谊桥”,架在了路易·艾黎家乡——新西兰南岛胡鲁努伊区安伯利镇的一条溪流上。新西兰总督帕齐·雷迪、中国驻基督城总领馆总领事汪志坚与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共同为友谊桥揭幕。
2017年12月2日新西兰总督帕齐·雷迪(右)走上湖北参与捐建的红色友谊桥,与众人挥手致意。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墨摄
细数与湖北结好的40个国家,其中以美国、法国的“老友”居多,分别有10对和6对。
在友城合作的助推下,美国已成为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国,在鄂美企突破千家,并创造了“武汉与芝加哥—双市”“光谷与硅谷—双谷”等专题特色合作的新局面。
鄂法友好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1996年5月9日我省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正式结好以来,交流合作势头迅猛。法国在鄂投资合作项目达100多个,湖北已成为法国在华投资项目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武汉与法国波尔多被誉为“中法两国发展最好的友城”,波尔多市也是法国第一个在官方网站上用汉语介绍中国武汉的城市。湖北和法国阿基坦大区因合作成就突出,连续三届在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上被授予“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奖”。
2010年,法国波尔多市市长朱佩一行访汉6
近年来,湖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城发展迅速。
2013年以来,省领导数十批次出访,遍及“一带一路”沿线几十个国家,促成湖北省与韩国忠清北道、匈牙利杰尔-莫松-肖普朗州、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结为友好省州,促成咸宁市与匈牙利威莱士艾吉哈兹市、黄冈市与南非卡纳兰德市、武汉市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市、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襄阳市与柬埔寨茶胶省等近20多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凌墨
部分图片除署名外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