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来凤作为

2018-07-03 08:44  

水资源丰富,农民吃水却靠天;地处湘鄂渝交界,村民出行却靠走;守着青山绿水,大伙却外出务工。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这里悄然发生变化,成为全省首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县市、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县市首位、藤茶产业全国第一。

传奇是怎样书写的?我们走进来凤进行实地探访。

“‘来凤经验’可信可学可复制”

6月23日,大河镇牡丹坪村村民雷光树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

“以往一到热天就没有水吃,全靠消防车送水。现在拧开水龙头,就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多亏县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雷光树说。

来凤县属喀斯特地貌,全县有46个重点贫困村7.6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县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组队到贵州、湖南湘西等地考察取经,决定由过去小厂、小网、分散供水向建设大水源、布局大水厂、联通大管网、建立大机制转变,实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方式。

大目标需要大投入,几亿元的资金缺口怎么解决?来凤决定采用PPP模式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2016年11月23日,全省首个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PPP项目在来凤开工。来凤县与湖北水总联合成立来凤县凤天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作为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实施主体。

新建改建27个水厂、铺设供水主管网1070余公里、铺设配水管网1500余公里,实行跨乡镇、跨区域输水供水,规模化集中供水到户。

截至目前,工程完成投资近3亿元,已建成13个水厂,改建2个水厂,另有12个水厂正在进行收尾施工,铺装管道2100公里,自来水入户安装2.3万户。

县水利水产局负责人介绍,目前27个水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已具备供水能力,9月底可完成入户安装,届时将彻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5月9日,时任副省长周先旺率省水利厅负责人调研来凤县农村安全饮水,肯定来凤作法。

5月24日,全省农村供水工程PPP项目现场培训在来凤举行。

湖北省饮水办主任陈建华说,作为全省饮水安全利用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破题之作”,“来凤经验”可信可学可复制。

打造一流藤茶产业基地

6月1日至4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举行,上海一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外嘉宾专场推介来凤藤茶,备受游客及媒体关注。会上,来凤藤茶荣获中国“名优茶”金奖。

去年12月,上海一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在来凤注册成立湖北一润藤茶公司,与该县种植藤茶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签订3500吨藤茶收购协议。据介绍,8月31日前,公司将在来凤建成藤茶个性化定制生产线;2020年12月31日前,建成藤茶生态产业园。

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生长于武陵山岩坡上。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来凤农村曾用藤茶治疗头昏脑晕。经过20多年的培育,来凤藤茶基地覆盖全县8个乡镇78个村,31家专业合作社、8000多户农户、5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藤茶5万余亩。

如何把藤茶打造成富民兴县支柱产业?来凤提出,按工业化、现代化与信息化要求,对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升级,打造国内一流的藤茶产业基地。

加大对藤茶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对藤茶苗、土地流转、培管等给予适当补助。成立全国唯一的藤茶产业发展局,每年一半时间在一线指导藤茶生产加工营销。乡镇按每千亩藤茶园配备1人的标准,建立藤茶干部队伍。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藤茶专业合作社为藤茶种植户提供全程服务,藤茶种植面积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递增,打造国内最大藤茶种植基地。

引进上海一润公司成立湖北一润藤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标准化可追溯生产加工体系,达到规模化生产目标。

从以种植为主逐步转向一、二、三产业同步提升,打造藤茶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实现包括茶精粉、黄酮提取物、藤茶饮料、医药保健品、面膜等50多个品类的规模生产。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成立藤茶产业研究院,谋划推进藤茶产业“4122”模式。即未来4年,该县将建成藤茶基地10万亩,实现产值20亿元,带动两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打通农村交通“最后100米”

6月24日,翔凤镇马鬃岭村大湾,工人正在加宽硬化通村公路。

马鬃岭村地处城郊,植被丰富,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由于村道路面不宽且有坑洼,时不时堵车,县城居民想来而不敢来。

今年,马鬃岭村21公里村组公路被纳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于5月20日动工建设。

“眼看桃李都快成熟了,最近天天都有人打电话询问公路建设进展。”村支书覃庆海说。

决战贫困、交通先行。来凤着眼建好通村、通组公路“最后100米”,打通公路神经末梢,形成农村公路微循环。

按照“先重点贫困村后一般村,先撤并村后自然村,先循环路、“断头路”后产业路、旅游路”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全县农村公路建设。

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现场推进会,研究解决项目规划、建设融资、材料供应等问题,采取容缺预审、容错免责、检查督办等措施,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工作激情,加快建设进度。

多措并举,确保建设资金到位。通过来凤交投公司搭建筹融资平台,为农村交通项目建设申报贷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一事一议”工作力度,统筹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有关企业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

为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该县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分别签订农村公路建设责任状、路线图和时间表,不定期就质量、安全、进度展开专项督查。

2017年,来凤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超过4亿元,建设里程达到620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93公里,185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实现所有乡镇1小时到达县城、所有行政村2小时到达县城的目标。截至去年底,该县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县市第一。

今年,来凤规划建设通村主干道200公里、通组砂石路300公里,力争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所有小组通水泥路或砂石路目标。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向相辉

http://www.enshi.gov.cn/2018/0703/651263.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