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 多少钱才能支撑起一个孩子的假期

2018-06-27 09:30  

图为:王女士的儿子在新西兰的私立幼儿园中

图为:五年级学生乐乐的暑期日程表

又是一年暑假到,市场将掀起新一轮以孩子为主力军的消费热潮。名目繁多的支出,让一些家长感到压力山大。“月薪3万元还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话题曾引发热议,今年情况又如何?

楚天都市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众多家长已经规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培优、旅游、夏令营……这些项目中,参加培优的孩子最多,而海外游学花费最大。

在专业人士看来,孩子暑假应该怎样度过?教育类投资能否用收益率来考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案例】

两岁小宝宝体验新西兰幼儿园

武汉市洪山区的王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本月上旬,她带着不满2岁的儿子飞往新西兰。“我想在能力范围内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他正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我希望他的英语将来能达到母语水平,不像我当年求学时那样吃力。”王女士说。

王女士把儿子送进了奥克兰一家私立幼儿园。该园老师来自不同国家,都说英语,其中一位老师也会中文,以消除中国孩子对新环境的不安全感。孩子入园第一周,家长可以陪同,此后孩子需独立与老师、同伴相处,直到暑假结束。目前,王女士的儿子适应得不错。

这样的教育项目,花费自然不菲。王女士介绍,不算往返机票,学费、房租和其他花销,一个月约需3万元。“当然,把孩子托给幼儿园后,我可以腾出时间做些事,以贴补家用。”王女士说。

而对于很多没人帮忙带娃的家庭来说,好些费用花在了孩子托管方面。在一个幼儿园微信群,不少家长询问托管机构的信息。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家长,他们有的选择将孩子送到暑期开课的私立幼儿园,有的将孩子送回老家,有的把老人和孩子送到某个旅游地点避暑游一两个月。“我们计划好了,请两位老人带孩子去神农架避暑,一个月吃住游花费大约1.5万元。这相当于我们全家一个月的收入。”武昌一家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告诉记者。

小学生暑期日程表排得满满的

施施(化名)是武昌一名三年级学生。今年暑假,她的活动安排丰富多彩:去武汉革命博物馆暑期夏令营班,学习讲解礼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手工制作和烘焙;去敬老院慰问;参加旅游夏令营;学习游泳……“博物馆夏令营和社会实践都是免费的。花费最多的是旅游夏令营,7天4000多元。还有一对二游泳培训课,20节课3400元。此外,她的活动安排中,还有跟我们逛街、和同学看电影等。”施施的父亲说,这个夏天,施施的总开销与他的月工资相当,可以承受。

而小学高年级孩子,暑假安排少了“玩”的时间,多了“学”的元素。记者在五年级学生乐乐(化名)的暑期日程表看到,2个月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7月上旬开启中国西部写生之旅,为期11天;回汉第二天参加奥数培训,共15次课;8月参加英语和语文培训,各15次课。“孩子准备小升初了,节奏开始紧张起来。孩子培优期间,我们会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游泳、看电影等。”乐乐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暑期花费最多的是写生之旅,6000元,培优费每科2000元至3000元,再加上一些小项目,总费用约1.5万元。“相当于我2个多月的收入,想想确实肉疼。但该花还是得花,孩子的功课不能落下。”陈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小学中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孩子们,很多选择暑假培优。根据市场价格,暑期大班数学和英语培训,总花费约6000元至1万元;初中全科培优,需2万多元。

游学成为不少初高中孩子标配

“我家孩子去年参加了江浙几个城市的游学,收费将近3000元。”女儿已上高中的张先生对记者说。游学目前成了很多孩子,特别是初高中孩子的暑期选择。

小阳(化名)今年初中毕业,中考前,父母就为他安排好了去英国游学14天的行程。“儿子已经15岁了,这将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我们

攒了很多年的想法。”妈妈杨女士说,“这次游学活动,行程中包括访问名校、名企,还有体验当地纯英文课程。报名费4万元,加上往返交通、出行准备、海外生活、购物,加起来差不多要5万元。我们想让孩子开阔眼界,也可以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孩子的健康和学业,也都是杨女士关注的重点。“他7月初上游泳课,大班教学费600元左右;接着是高中衔接班,没有报全科,费用7000元。”杨女士说。加上游学,小阳这个暑假的花销,顶得上杨女士半年多的工资。

记者咨询发现,暑期游学2周左右,欧美国家的费用为3万元到5万元不等,亚洲国家的费用为1万元到2万元不等。不过,在各家游学机构,欧美线路更受欢迎,也成为暑期家长们最烧钱的项目。

【观点】

对教育的投资不能用金钱衡量

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是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这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未来。而投资重点应该放在素质教育上,让孩子开拓视野、认识社会、健全人格,这些比培优更加重要,也更有持续性。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参加夏令营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会阅历。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在家读一些历史书籍、经典名著。此外,暑假孩子课业少,如果父母能多陪孩子读书、运动、谈心、逛公园等,不花钱或少花钱,也可以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

教育既然是一项投资,那么能否以收益率来考量?董登新说,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能用金钱衡量,投资效果也不能简单用孩子未来的收入来衡量。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终评价是多元的,比如个人修养好坏、生活幸福与否、身心健康状况、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否能自食其力等等。对家长而言,培育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远比一个能赚钱却误入歧途的孩子更有成就感。

选择适合孩子的暑假打开方式

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十年的何文静,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认为,家长要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适合他们的暑假打开方式。

比如学龄前孩子,应以放松为主,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到乡村、海边等亲近大自然;小学生可以和家人来一次短途旅行,帮家里做一些家务,多进行课外阅读,利用暑假补一下学习短板,同时根据兴趣学习建模、编程、机器人或参加艺术类、体育类活动等;处于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过渡期的孩子,面临着年龄、身份的双重改变,有条件的可以参加夏令营,多接触同龄朋友,多认识社会。

其实人生很长,家长无需焦虑,能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就算是合格。另外,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做好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就先变成这样的人吧。”何文静说。

希望政府多购买一些公共服务

社会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表示,我国中产家庭越来越多,一些家庭通过游学、夏令营等方式,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孩子认识世界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对那些普通家庭来说,则需要慎重考虑,特别是带有攀比性质和虚荣心目的的出行,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事实上,很多游学活动是营利性机构的商业行为,已经形成产业链,以教育的名义赚钱。

尚重生认为,在悠长的暑假,孩子们可以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之类场所,丰富知识,开拓眼界;也可以去足球场、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馆等,快乐运动,强身健体。近日武汉市发布“2018年暑期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通知,全市共有42家游泳场馆免费向青少年开放。在欧洲国家,政府为孩子们购买公共服务是普遍现象,武汉市多年来也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些免费体育类服务。随着市民家庭需求的多元化,建议政府加大力度,开放大专院校、中小学等体育场所,在时间上也减少限制,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湖北日报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tAWSfoH100

责任编辑:吴佳翼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