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公路见证鹤峰交通巨变

2018-06-25 15:30  

山路弯弯,像一条玉带连接着山外的精彩世界;山路长长,维系着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长山1977年高中毕业,成为巴鹤路蛟蝉溪道班工人,后任道班班长。1976年10月,巴鹤公路全线贯通,鹤峰县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王长山和父亲受邀参加了典礼。这是王长山第一次看到汽车开进深山,不由得对公路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

他的“魂儿”系着两头:一头是家庭,更重的一头是公路。1992年7月19日,母亲病危,妻子找到正在补路的王长山说:“你请假陪老人家几天吧。”

当时,防汛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如果不及时整修、完善,公路就可能严重受损。想到过去水毁公路时的种种惨景,想到母亲病危时的痛苦呻吟,他哽咽着抹了一把泪,背对妻子说:“我离不开这里啊,妈就交给你了。”

几天后,王长山忙完手头工作,安排好下一阶段任务,便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走到半路得知,母亲已经带着遗憾走了。望着母亲的遗体,王长山长跪床前失声痛哭:“妈啊!我没有给你老人家送终,我没有尽到儿子的孝心,你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原谅儿子吧!”

那时的公路大多是碎石路,一下雨就会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四处都是泥浆。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必须及时进行修护,刚开始基本上全靠人力背石料,挥舞铁锹填平坑洼路段。后来有了拖拉机,运石料得到了解决,但是养护基本还是靠人力。“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对养路工人的最真实写照。

2010年7月11日凌晨,省道恩鹤线茶元段路基被洪水冲垮,数十台车辆被堵。王长山赶到救灾现场,将8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挖沟改变洪水流向,一组堵水护路,清坍排堵。

刚把茶元段路基修好,恩鹤线梅家湾段又发生泥石流,淹没公路100多米。王长山带着6名工人奔赴现场,经过现场勘测发现任何设备都无法使用。大雨没有歇息的意思,早已一身泥水的他们找来木板,躬下身去强推泥浆。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他们终于将泥石推到路基外,保证了公路畅通。

自参加公路养护工作以来,王长山在公路养护第一线奋战了36个春秋,见证了鹤峰从“路难行”到“汽车遍地跑”的艰辛历程。36个春秋,是他与公路结缘的人生,也是鹤峰县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历史的缩影。

“我们要把公路当成鹤峰人民的脸面、鹤峰对外形象的窗口来打造。”改革开放40年来,鹤峰人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重重困难,创造出一个个“天路传奇”。截至2017年末,鹤峰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421公里,路网密度72.4%;全县9个乡镇均组建了独立的农村客运主体,累计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社区)217个。

来源:云上恩施鹤峰台通联 记者 伍洋 赵婧 通讯员 杜超

责任编辑:吴佳翼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