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合作 收获共赢——恩施州国地税合作农村基层分局“走马模式”解析

2016-09-06 16:29   湖北日报  

“这个假期,痛痛快快过得最安逸。”1日,刚休完年假的鹤峰县地税局税源管理二分局局长张友平乐呵呵地说。今年他休年假15天,其间只接到唯一一个工作电话,这个电话是要求他本人务必参加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他说,“国地税合作后,因为有共同的管理制度,我不在单位时,国地税一切事务由国税分局局长主持。同理,国税分局局长不在单位时,我来主持。”

在山区乡镇,农村基层国地税分局如何实现合心、合力与合作办税?鹤峰县走马镇被列为恩施州首个农村国地税合作联合试点后,州国地税部门积极探索,采取“一栋楼里两家办公、一个大厅两家共建、一套资料两家共享、一项制度两家遵守、一个主任管理两家人、一个食堂两家用餐、一个窗口受理两家业务”的办法,实现了国税、地税与纳税人共赢。

如今,国地税合作在恩施州如火如荼地推进,“走马模式”已在全州推广。

国地税合作 根基是在“合心”

走马镇,是全省33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走马国地税分局同辖走马、五里和铁炉3个乡镇涉税事务,国地税干部各有8名。

对走马国地税合作,恩施州、鹤峰县国地税局去年来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出了足够的保障与自主探索空间。在签订合作备忘录后,双方选择了办税条件相对较好、办税地点更加集中的走马地税分局作为联合办公场所,共建办税服务厅。

随后,双方筹资添置办税设备,将办税大厅划分纳税服务、自助办税、取表填单等6个功能区,设置综合服务、申报纳税、发票管理3个办税窗口,实行“一窗两人两机两屏”服务;完善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10多项制度,做到“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1月21日,服务大厅合署对外办公。“国地合作,一栋楼里办公、一个大厅共建的比较常见,但在一个食堂用餐的则不多见。每天一个锅里吃饭,感情自然会融洽,这样工作起来就有商有量的。”张友平说,携手合心,国地税服务才能真正做到一体化。

国地税合作 关键是在“合力”

依托各自优势,走马国地税分局在日常征管活动中增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申报窗口的办税人员万祖安与田辉武,分别来自地税与国税部门,他们做到“一岗多能”。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各自对对方业务了如指掌,“平时一起配合同时对外办公,当有一方忙不过来,对方都能随时补位”。目前,相互补位还涵盖到大厅的综合服务、税收征收窗口。

双方对接互通信息,实时交换共管户籍管理、定额核定等信息。自合作以来,先后清理国地税基础信息不一致纳税人86户,确认增加共管户34户,对900余户共管户进行了定调税管理。

与此同时,实现涉税风险联合防控。发现涉及对方业务的重大税收线索时,及时通报对方或商请介入。今年初,走马镇内一家发电公司,国税部门发现其纳税异常后,主动联系地税一起进行联合纳税评估,最终分别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130多万元和30余万元。

国地税合作 成效是在“共赢”

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宗旨。国地税联合办税,打通了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让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彻底告别了“重复报送、重复跑路、重复受理”等难题。“户籍巡查时要求双人上岗,过去因人手紧张疲于应付,现在有了国地税合作,相互‘AB角’协作,人员紧缺问题已迎刃而解。”走马国税分局局长向宗凡说,国地税合作既整合资源节约行政成本,又推动纳税服务提档升级。

前不久,鹤峰县金岗电站负责人朱泽祥,到办税大厅代开6161.29元增值税发票。如果是在去年,他可能直接完事了。如今,国地合作后,税务人员还要求他申报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等,并缴纳地税17.94元。这样地税征管漏洞,就被成功堵住。据了解,走马地税通过整合国地税办税资源,堵塞征管漏洞,今年前期税收仍然同比增长17%以上,税收服务实现了零投诉。“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基层国地税合作,把联合服务纳税人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在全恩施州不断推进,真正畅通服务基层纳税人的‘最后一公里’。”恩施州地税局负责人称。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向炯 邓必品]

(责任编辑:陈诗燕)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