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 | 别样的番茄采摘节

2016-09-06 15:23  

9月3日,清晨的天空透出一片火红。早上8点,十几辆自驾游车队从巴东县城出发,40分钟山路颠簸,抵达了茶店子基地单元烟农专业合作社西坪育烟工场。

一排排温室大棚、一株株茁壮的番茄树、一个个丰硕红润的番茄和火红的天空完美映衬。

“哇塞!好可爱的番茄呀,简直就是超级萌宝。”今年读六年级的吴鑫宇,手持一把剪刀、挎上一个小菜篮,在番茄树间来回寻“宝”,时不时为找到大个的“番茄王”欢呼雀跃。

“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在这里来摘果子,体验田园生活,是一种接地气的教育。”吴鑫宇的爸爸吴峰林说,游园采摘是一种返璞归真。

三个月前,这育烟工场还是烟苗“胎盘”,一批批健壮的烟苗从这里播种、培育和移栽。如今这里为何变成了番茄的世界?

每年1月到4月中旬,育烟工场都是一派忙碌景象。而过了4月中旬,烟苗被移栽到烟田,育烟工场完成了使命,渐渐被遗忘,杂草丛生。去年,在巴东县烟草公司的指引下,茶店子基地单元烟农专业合作社把西坪育苗工场作为实验田,利用烟叶育苗空档期,尝试栽种无公害番茄。

育苗工场有滴灌喷灌供水设施、充裕的剩余肥效、恒温成长环境……这下番茄可是占了“大便宜”。2015年,育苗工场占地6亩多的大棚,收获了3万多公斤番茄。

“烟苗育好了,空档期还种上了番茄,可以说这是烟叶‘成全’了番茄的美。”理事长向世国这样比喻。

有机、环保的育苗生长环境,让番茄也有了“绿色”味道。“这番茄比市场买的番茄肉质要细腻、清脆,吃起来和水果一样。”来自巴东摄影家协会的谭春魁拍到了水灵灵的番茄,还尝到了鲜滴滴的番茄味道,称此次采风行动“不枉此行”。

“快来!快来!我在这边又找到了一个很大的红番茄。”小学生向大鹏吆喝着伙伴们来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一排排番茄树中间,孩子们在绿色和红色镶嵌的通道里奔跑、呐喊,篮子里装满了红彤彤的番茄。

“亲眼挑选,亲手采摘,这样吃得放心、安心,除了舌尖的美味,在记忆中还留下了一丝余味。”年轻女孩陈黎明一边吃可口的番茄,一边玩起了自拍。“周末哪里去?西坪番茄采摘等你来!”她立即附上照片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馋倒一大批微友。

不到半小时,自驾游客们提着盛满番茄的菜篮,从盖过头顶的番茄树间陆续走出来。“这些新鲜番茄都是市场上买不到的,送给亲人、朋友蛮好!”。钟桂芬一口气摘了三四十斤番茄,她戏谑道,这好比乡野“大扫荡”。

开园短短半天时间,采摘350公斤、收入2100多元。游客乐了,合作社社员也笑了。

“育烟工场种上番茄,是合作社的再利用创收,也给我们社员带来了福利。”合作社社员龙祈兵说。

龙祈兵是合作社的社员,也是低保户,家中还有一个残疾学生。在种烟农闲时节,他都会来番茄园施肥、锄草,每天能拿200元工资。今年,合作社种上番茄后,光给社员发工资就发了4万多元。

做好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服务,这是茶店子基地单元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规定动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们烟草行业的指挥棒,利用育苗工场空档期种番茄,让贫困户社员找到脱贫机会,早日摘掉穷帽子。”合作社经理阎金山介绍。

“番茄园是西坪的主题游乐园,这里有好山、好水,还有石板屋,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番茄采摘游、摄影写生和民俗体验的乡村游新景致。”西坪村支书龙祈臣带领村民在乡村游上“蠢蠢欲动”。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谭平 通讯员 付瑞勇 王镇

(责任编辑  夏青)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