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恩施天坑下的“爱丽丝仙境”

2018-06-08 10:48  

阳光洒在棕榈树上

进入夏季,气温不断攀升,春日的和煦渐渐被夏季的炎热所代替。在素有恩施后花园之称的小城宣恩,骄阳热情与山水清凉并存。

尤其在椒园镇锣圈岩村,有一个深达290多米的喀斯特天坑,天造地设的奇景,其险峻、灵动、绝美,令人流连忘返。

山区的风光最有意思的是因为山势变化而导致海拔、气候各不相同,所以即便县城的荷叶已经开始舒展起叶边儿,天坑之下的常春藤才开始渐渐吐绿。县城入夏,而天坑之中却春意正浓。

常春藤向阳而生

苔藓爬满石头

险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锣圈岩村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常年气温保持在12.7℃,境内原生态环境良好,春有花海,夏有莓果;晴时艳阳,雨时薄雾,四时山色风光旖旎。

进村以后,穿过一片喀斯特地形的石林,便是天坑的位置所在。如果你站在玻璃观景台上俯瞰天坑,绝对会发出惊叹,气势恢宏的天坑就这样静静卧在此处,坑口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站在天坑边缘,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会对直达坑底的峭壁心生敬畏。

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锣圈岩天坑状如巨大的竖井,底部面积近百亩,坑深290多米,除绳降外无法进入,数十年来很少有人涉足,因此保存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常春藤攀爬在石壁山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是对山区特殊的馈赠。四周植物茂密,坑内峭壁森然。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特征造就了锣圈岩天坑的今天,让天坑成为一处宁静和谐的植物王国,宛如爱丽丝仙境般神秘存在。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锣圈岩的神秘面纱在不经意间被撩开。曾被当地村民不以为奇的“大窟窿”,经过保护和开发,以完整的生态奇观呈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天坑的石壁陡峭险峻,想要到达天坑底部,除了绳索下降外,别无小路可去。从天坑上面坐上绳索缆车,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到达坑底,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身体的摇晃,还要适应逐渐变凉的气温。这,都考验着想探秘天坑内部的好奇者们。

“空降”到坑底后,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境”。行走在坑底,头顶时时处处都有小水珠滴下来。四围的坑壁上,寄住着一朵朵墨绿的苔藓,把灰色的岩壁装饰得十分好看,像一座质朴而恢宏的殿堂。因为与外界隔绝,没有人为的干扰,所以,这里的生态系统保存得非常良好,各种地质遗迹都保持着原始状态和自然状态,有着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灵动,动植物的生态王国

绿色,是天坑的妆容底色,得益于完整的动植物体系,在这儿,清风草熏,细雨碧珠,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在天坑底部,藤蔓、苔藓、棕树等数十种植物交错生长,嫩绿、浅绿、墨绿、碧绿,将天坑铺成绿色的天堂,不同形态的植物溢出不同的色调,排山倒海般袭来,令人目不暇接。打着卷曲儿的蕨类绿植一株株排列整齐,模样俏皮,仿佛是哪位工匠特意打造而成,平添几分灵动。

罗圈岩天坑外观

仰望,别有洞天

动物都热爱植被茂盛的环境。一些在外界不常见的虫鸟,都可在天坑寻觅到踪影。燕子在天坑的绝壁上筑巢繁衍,蝴蝶等昆虫在色彩艳丽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身形细长的小蛇偶尔也会探出脑袋捉迷藏,四周不知名的雀鸟偶尔清啼,山谷回荡出婉转的声音,又洒落在天坑里,给静谧平添几分生机。

在坑底四周还绕着一条清澈的溪水,水中植物清晰可见,如瓶中插花,澄澈富有生气。溪水由天坑四周的石壁上倾斜而下,由于是谷底,在三伏天里偶遇石缝里透出的阳光,于是雾气升腾,犹似仙境。在坑底仰望,山崖高而险峻,历经风雨的岩石里伸出了翠碧的树枝,偶有小花小草缀于其间,也引得一只只细小的蜻蜓立于瓣间。溪水细水长流,颗颗水滴从高处垂直落下,犹如小雨洒在这满底的植被上,绿植散发出油亮的光泽。

仿佛是爱丽丝公主梦游仙境一样,天坑中的每一样都如此令人惊奇和欢喜,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之美。一草一木之间,都因为这样的构想而变得奇幻起来。从一开始的俯视坑底到此时的仰视坑口,在转换之间,内心里是对奇景的折服,既好奇这样的洞天福地是如何在岁月中形成,又自豪着家乡的山水孕育出了这样别致的景致。

绝美,景与人的和谐共生

天坑的最大魅力,是原始自然,是惊心动魄,是所有意想不到的巧合碰撞在一起组成的景象。

最绝的奇观是,在正午时分,阳光照进天坑,落在了伸展着枝叶的棕榈树上。从坑底向上望去,此时的蓝天与树叶的剪影融成一幅匠心独运的写意之作,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因为光照的原因,坑底茂密的植被被阳光镀上了一层奇异的光泽,就连爬满青翠苔藓和常春藤的大石头,也因此褪去了岁月的沧桑,一下子变得清新动人。

身处于此,宛如在一个天然的氧吧,呼吸慢慢变得缓和,伸出双手,仿佛能感受这些绿植分解出的氧气就轻轻落在皮肤上,身心得到了满足。所以来到这儿,不用说话,就这样安静地待着,纵情享受深山坑底的碧野草木、阳光雨露的滋润,就已经十分美好。

而加上独有的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使得锣圈岩的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1000万至2000万立方毫米。深吸一口气,身心似乎就能在这天然氧吧中得到舒展。这几年,椒园镇决心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天坑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全域旅游为基础,让天坑之绝美成为锦上添花之笔,也让疲惫于都市喧嚣的人们能到这里感受自然界的壮观。

有幸进入过一次天坑,那是一份珍贵的独家记忆。不仅是对胆识的一次磨砺,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及它们的生机灵动,亦达不到它们随处蓬勃的坦然。在万物生长时,心生敬畏,才会倍加珍惜天坑中的春色无垠。

采访手记:

天坑之美,是粗狂之美,力量之美,原始之美,自然之美,更是惊心动魄之美。它的美,需要身临其境去观赏,平心静气去感受。这样,才能体味到大自然匠心独运的韵味,也才能在此处领略到不同于人工雕琢的特殊美感。

这样的美,在今天不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因为山水与旅游相逢,人们的内心更青睐于原生的景物,此时天坑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对于钟爱它的人来说,此处觅闲情,最好不过。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吴佳翼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