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白岩村村容巨变来 昔日“垃圾村”今变“后花园”

2018-06-06 10:07   湖北日报  

图为:游客到白岩村山顶观景。

5月30日,站在咸丰县白岩村海拔1100米的龙界山凉亭,美景尽收眼底。一年多来,这个昔日“垃圾场”蜕变成县城美丽“后花园”,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昔日垃圾村 今成观景台

白岩村平均海拔950米,位于咸丰县城东北7公里,省道248穿境而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咸丰县城出发,车程10分钟,便到白岩村村口。一块“白岩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巨石矗立在小广场上,花草环绕。一侧,一条14公里长的水泥路串联全村。“像这样的沿路小广场有3个,两个原是建筑垃圾堆放场,一个是猪粪池。”恩施州财政局派驻白岩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魏广积介绍,猪粪池已建成休闲广场,放置有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另一处小广场位于路边悬崖,登上凉亭远眺,莽莽林海尽收眼底。

以往的白岩村并不是这样。2017年1月,魏广积进村第一天,村里现状让他直摇头:处处垃圾,满眼荒山,没一条好路,无一栋好房。“村子脏乱差,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打工,3800亩田地三分之二荒芜。”

如今,村里有了人气。半山腰,十余辆私家车停在路边,游客沿着木栈道步行上山。一栋栋房屋正忙着装成土家风情宅院。走到土家风情的聂家宅院,院内干净整洁,盆花盛开,屋檐挂着红灯笼。屋内,悬挂着村规民约,63岁的聂应华和老伴正悠闲地看电视。

盘山而上,登上山顶观景台。远处,咸丰县城尽收眼底。近处,一垄垄茶树苗长势喜人。傍晚,夕阳西下,美不胜收。雨后,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两年后,山下茶园将郁郁葱葱,既是景观,也是村民的致富产业。”魏广积信心满怀。

美丽乡村带来人气。今年大年初一,村里来了3000多人游玩,现在每天仍有数百人上山。3月20日那天,村民杨元东的农家乐净收入1600元。2017年底,整村脱贫出列,村集体收入也由0猛增到9万元。

修好水电路 客商纷纷来

一年半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得从驻村扶贫工作队说起。扶贫,产业是关键。魏广积和村书记一起爬山、钻洞,穿越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了解情况。一个月,大家爬了12个山头,探访15个洞穴。

走访辛苦,也有收获:天龙界山顶风光怡人,天下第一大底板宏层板洞非常罕见,500多亩的老茶园和百年桂花树十分稀有。有老茶园,也有种茶历史,白岩村决定发展茶产业。手持镰刀,砍出山路,村民们带着茶厂老板爬到山顶,满眼荒山,没有水、电、路,茶厂老板打了退堂鼓。

要致富,先修路。“我们村有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搞好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就容易了。”魏广积列出项目清单,四处奔走呼吁,终于争取到精准扶贫项目资金,14公里的主干道,16.9公里的组级道路,16公里的产业路修到田间地头、小组和山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了,村里招商引进长青茶厂,种下1600亩茶树。

洞穴有看点,打造成旅游景点;山上风景不错,修木栈道建观景台;成片的百年红豆杉、百年的桂花树和老茶树,简直就是植物博物馆。“乡村旅游度假区、县城后花园”的规划很快出台。

村民齐动手 幸福日子长

为调动大家发展产业和整治村庄环境的积极性,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描绘美好蓝图。村民们热情高涨,拆除18栋废旧猪牛圈,整修美化50栋木房,扫院落、硬场坝、挂灯笼……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随着白岩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推进,村里制定奖补方案,鼓励村民开农家乐。目前,全村申请办农家乐20户,民宿30户。家住村口的童菊林算了笔账,以前种地,一年收入才六七千元;现在,土地流转费一年3000元,算上小卖部和丈夫外出打工,年收入近4万元。

村里成立养殖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养殖大户养猪3000余头,帮助修建龙虾池等基础设施,扩大村民休闲垂钓基地。乡村巨变,投资者们看上美丽商机。“有客商准备在村里搞田园综合体,有的打造洞穴餐厅,还准备利用山泉水养殖清水鱼。”魏广积很有成就感。村里还组织垂钓比赛、摄影大赛、山地自行车赛……白岩村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来源:湖北日报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http://news.cnhubei.com/xw/hb/es/201806/t4120621.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