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定位,竟招来了血光之灾。

作为一名画师,陶敏在网上出售自己的作品,并通过微信与潜在买家交流。她没有想到,男子马踪会缠上她。多次求爱被拒后,马踪用菜刀砍伤了陶敏。
5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该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马踪批准逮捕,该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通过微信定位找到家门口
据检察机关介绍,女子陶敏是一名画师,她经常在微博和微信上分享她的摄影及绘画作品,因为面容姣好加上颇有才气,在网络上积累了一定人气,许多网友来找她买画。2017年10月,陶敏回老家时,男子马踪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要求加她为好友,陶敏以为马踪要向她买画,便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
此后,陶敏回到上海。2018年1月7日,马踪通过微信告诉陶敏,他要到上海找她玩,陶敏没有理睬。1月8日早上,马踪要陶敏发地址给他,陶敏因与马踪不熟,没有回复。1月9日清早,马踪发微信给陶敏表示,他已到上海,要与她一起过年,询问她现在在哪儿。接着,陶敏又收到了马踪的定位地图,显示其已经在陶敏家附近。
陶敏没有搭理,晚上照常出门吃晚餐。陶敏至一楼时,一名男子当面喊了声“陶敏”,陶敏下意识回应。该男子就是马踪,陶敏问他是如何找到她的,马踪说随便走走逛逛就找到了。
之后,陶敏和马踪一起吃了麻辣烫,全程无交流。饭毕,马踪表示想去陶敏家中坐坐,陶敏拒绝,表示她只想找个绘画职业的对象,拒绝了马踪。
送走马踪后,陶敏和朋友约了喝咖啡,回到家门口时又见到马踪。马踪继续向陶敏表白,陶敏劝说半个多小时未果。
多次被拒后行凶
第二天,陶敏出门又看到马踪,他在陶敏家门口守了一个晚上。这时她已没了昨日的耐心,径自离开赴约吃饭。
马踪随后一直跟着陶敏去了饭店和咖啡馆,又在其逛超市时突然强行抱住她。陶敏大声挣扎让其离远一点。马踪离去,陶敏这时报警。回到家门口时发现马踪又等在门口,马踪下跪求陶敏跟他回家。警察来了后劝马踪不要强人所难,马踪离开。
此后,马踪又回到陶敏家门口等候,陶敏躲在家中彻夜难眠,第二日下午顶不住饥饿,让其表哥来接她去吃饭。停车场内,陶敏表哥准备开车,陶敏在另一头看到了马踪,他突然从怀里拿出了菜刀向她跑来。陶敏马上转身用手护头部逃跑。陶敏惊吓过度摔倒在地,马踪趁机拿刀分别砍了陶敏的左手、头部和右肩上。这时陶敏表哥赶紧上前制止住马踪,并报警。
民警介入调查后发现,原来陶敏因为在网上卖画,为了做生意,其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一直开着,也会与买家进行线上与线下沟通,并且在朋友圈发布状态时经常会发布定位。因此,马踪能获悉陶敏家的位置,再加上陶敏平时在网络上发布的真人照片,使马踪在其家附近找到了她。
经司法鉴定,马踪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犯罪嫌疑人马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2018年3月21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马踪批准逮捕,目前该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文中人物为化名)
随着手机越来越先进,
形形色色的智能功能
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
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手机上的哪些功能需要慎用呢?
别急,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手机上的哪些功能需要慎用?
(1)微信、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要慎用
免密支付客观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增加了被盗刷的风险。
(2)及时关闭Wi-Fi功能
发现免费Wi-Fi时千万不要随便登录,这可能是黑客用来入侵你手机的工具。
(3)慎开USB调试功能
手机一旦开启USB调试模式,就相当于给电脑上的软件开了个后门,手机的锁屏密码、绑定账号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随意调用,一般不建议开启。
(4)iPhone别记录“我常去哪” 微信别开“附近的人”
iPhone用户可以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微信用户可通过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除我的位置信息”“停用”即可。
(5)敏感权限应关闭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安卓用户安装应用后会被要求允许软件读取相关权限,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应尽量关闭。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你点击了“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资料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家在哪里。
(6)微信朋友圈晒图需慎重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另外,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小偷“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打开微信朋友圈—点击右上角发布新的朋友圈—在信息输入栏下面点击“所在位置”—将“所在位置”设置为“不显示位置”。可能很多人认为上面这些全是“小儿科”,根本不在意,往往造成财产损失之后才追悔莫及,日常使用留个心眼,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