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 | 道德模范邓涛入伍的誓言——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2016-09-02 16:45  

8月29日一大早,咸丰县丁寨乡土地坪村六组的邓涛背上背包,锁上大门,启程到湖北民族学院与老师沟通休学入伍问题。

家门前院坝杂草茂盛,似乎没有人住了它们就生长得特别快。屋檐下的一块泥土地是邓涛前几天铲出来的,为了迎接前来走访调查的咸丰县人武部工作人员。

“体检和政治考核已基本通过了,现在就盼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了。”邓涛说。作为咸丰县第三届道德模范,休学参军不仅仅是圆了自己从小的军人梦,更多地是希望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可以无限放大。

今年22岁的邓涛是湖北民族学院2013级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如果不是去年休学一年在家照顾突发脑溢血成植物人的父亲,今年他应该开始大四的学习生活了。

一切改变开始于2014年8月29日,离邓涛大二新学期开学还有两天,他提前结束了暑期勤工俭学的搬运工工作,准备调整两天就去学校报道。当天下午6点多钟,邓涛突然接到父亲打工的同事打来的电话,要他立马赶到县人民医院。

“到医院的时候,我爸已经昏迷了,急需立马手术抢救。”邓涛说。常年劳累奔波,又疏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父亲下班途中突发脑溢血,被同事送进医院,情况十分危急。

“直到去世,我没能和他说上一句话。”病床上双眼紧闭、插满各种器械的父亲已经没有意识,邓涛来不及仔细阅读手术细则,按照护士地指引,当即在手术同意书家属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眼泪啪啪往下掉,仿佛自己签订了一份生死协议书。

邓涛3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虽说成长在单亲家庭里,但邓涛从不缺爱,在父亲的严管厚爱下,他从小就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从手术室出来后,在医生的建议下,邓涛将父亲转至州中心医院,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举债10余万元进行救治,但父亲最终还是成了植物人。

“每两个小时要给他翻一次身,冬天怕他冻着,就在卧室生个火炉;夏天怕他热了,就给他多擦洗几次,打上痱子粉。”就这样,当同学们都回到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邓涛不得不申请休学在家照顾卧床的父亲和80多岁的奶奶。

每天给父亲翻身、擦洗、喂水喂饭、按摩呼唤。邓涛把大米打成粉后用开水制成流汁喂给父亲,因为父亲不能吞咽,只能靠呼吸时的本能进食。做完这些,他还要上山砍柴,下地干农活。400多个日日夜夜,邓涛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他将手机闹钟设置为每两个小时提醒一次,尽管严重睡眠不足让他疲惫不堪,但他没有烦躁过,从发病到去世,父亲没有长过一块褥疮。他只希望父亲能在他日夜陪护下奇迹般醒过来,但感动天感动地,却没有唤醒他的父亲。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般人都难做到这样的孝心。”村支书瞿季华说。邓涛休学照顾植物人父亲的故事感动了村里的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2015年12月,邓涛被咸丰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咸丰县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

父亲去世后,80岁的奶奶进城跟叔叔一起生活。没有了牵挂,邓涛毅然决定报名参军,他希望自己最好的青春和力量发挥在部队里。2016年7月,邓涛来到兵员登记站登记报名。

“今年全县大学生报名人数比去年提升了30%。”咸丰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蹇超说,道德模范报名参军的消息传开后,也激励了很多热血青年投身军营。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如果有机会走进部队,我将用一生去保家卫国。”虽然还没有穿上军装,但血性已在邓涛的身上悄然萌发。有人说,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邓涛没有等,他用一个20岁的肩膀扛起了超越年龄的责任。

来源:恩施新闻网 记者 宋海燕 通讯员 杨珺茹

(责任编辑:杨晅)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