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新房矗立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方便快捷的路网错落有致,一行行蔬果长势喜人……8月,走在咸丰县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喜人的变化。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的精准扶贫大会战在荆南大地打响。
咸丰县农业局作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重要部门,立足咸丰全县扶贫产业发展实际,对贫困人群,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着力实现贫困村户户有增收项目,村村有主导产业。
围绕咸丰全县烟叶、茶叶、蔬菜、林果、畜牧、药材等六大产业,咸丰县农业局吸纳咸丰县内各产业技术人才组建服务队伍,积极开展指导服务和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咸丰全县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8000余人次。
咸丰县农业局制定出台《咸丰县“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实施方案》、《咸丰县发展生产差异化扶贫实施办法》,支持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发展茶叶、蔬菜、林 果、畜牧、中药材、农家乐、农村电商等产业每亩(头、家)奖补从1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奖补,全力实现每户有1个增收主导产业,为每户培养2个产业明白人,人平产业增收3000元以上。
结合咸丰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咸丰县农业局突出烟叶、茶叶、畜牧、蔬菜、林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结合旅游、电商、美丽乡村建设等,将产业发展规划到村、到户,规划到企业、到基地,明确每个扶贫产业辐射范围、建设内容、带动贫困户数、脱贫目标等。
在精准识别上,咸丰县农业局严格实行“调查、评议、公示”的阳光识别程序,自下而上开展贫困对象识别拉网式“回头看”,自上而下比对核查基本信息,实现贫困对象识别“零误差”。
按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咸丰县农业局强力推进“121”产业发展模式,重点贫困村发展茶叶、蔬菜、林果、烟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面积达到23081 亩,覆盖5823户19906人,其中覆盖贫困户2832户9789人;发展专业合作社32家,吸收贫困户1979户6036人;发展金融互助社2家,吸收贫困户170户544人;引进龙头企业15家,发展产业2669亩,吸收就业人员847人,其中贫困人口817人。
有的产业,当年就能见效,有的产业,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见效,为此,咸丰县农业局积极探索“短中长”模式,短期引导贫困户发展粮油、蔬菜、烟叶、畜牧等种养业,中期引导贫困户发展茶叶、木本油料、干鲜果等为主的种植业,长期引导贫困户栽植珍稀苗木、发展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
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投入,是发展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咸丰县农业局投入价值781万余元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资用于咸丰全县产业发展。其中免费发放茶苗2800万株、马铃薯良种12吨、肥料2007吨、生石灰1042吨、生物质炉2815台、价值29万元的 绿肥种子及价值20万元的生物农药。
来源:咸丰新闻网 记者 马辉 金美荟 通讯员 黄忠
(责任编辑:杨晅)